近期,关于2024年高考录取的讨论焦点无疑集中在“物化捆绑”现象上,这一变化源自新版选科要求的实施。自2024年起,新高考省份均采用了新的选科模式,其中“物理+化学+X”的组合在双一流大学和热门专业的选科要求中占据了显著位置。
根据教育部2021年发布的最新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在92个专业类中,有55个要求考生必须选择物理和化学,占比高达59.78%。更为突出的是,在理、工、农、医四个学科门类的61个专业类中,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的专业类多达55个,占比高达90.16%。
新版选科要求的“物化捆绑”趋势,引发了2024年高考录取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在山东,本科批次征集志愿信息显示,剩余招生计划中,大量要求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的专业出现缺额,而不限科目的招生名额仅占5%左右。这导致物化考生有了更多机会,而文科生则因专业选择受限而陷入困境,甚至引发了关于“山东19万文科生滑档”的谣言。在浙江,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的考生约有10万人,可选择7万多本科计划,而文科类考生则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江苏的情况同样如此,本科批首次投档后,存在缺额的专业组中,物化专业组占据了绝大多数。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规定从2024年高考招生开始,如无重大调整变化,将不再每年组织选考科目要求的编报。这意味着未来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将保持稳定,对25届、26届、27届的考生而言,2024年的选考科目要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个别变化仍然值得关注。例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河南中医药大学近日发布的2025年高考改革省份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显示,中医学类专业选科要求变更为“不提科目要求”,这可能意味着2025年本科文科生将有机会选中医学专业。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大部分专业仍沿用2024年的选科要求,选科指引中没有要求但学校自行添加的选科限制可能会略有放开。总体而言,所有的选科都是按照指引来设置的,因此2024年的选科情况和分数分布情况预计将持续到2027年,未来三年内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化。如需变化,也需等到2027年申报2030年的选科要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