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书法界隐士金熙长老师分享了他近期创作的几幅对联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对联内容均为“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但书风却各具特色,展现了金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用笔厚实、刚柔并济的作品(见图一)。该作品点画虚实得当,用墨浓淡相宜,整篇古朴厚重,又不失稚拙之趣。其中,“高”字显得高远开阔,“心”字则带有篆意,大开大合,令人心旷神怡。
随后,金老师又展示了另外两幅作品(见图二、图三)。这两幅作品在用笔上同样有厚有实,有刚有柔,但在整体风格上却更加恬淡虚无,不见驰骋之象。尤其是图一,行笔如冬夜初雪,虽无声却见高山被掩,人心舒展。
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不难发现金老师在书法上的深厚造诣。他不仅在笔法上炉火纯青,更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慈悲情怀。金老师曾表示,他从汉朝章帝的《章草千字文》中看到了内心的世界,那种厚道和慈悲正是他所追求的。
金老师还分享了他上半年和下半年用不同手书写的《咏兰》诗作(见图六、图七)。从笔法上看,这些作品由厚实逐渐臻至萧散无为,书风也更加空灵无相。这不仅是金老师书法技艺的体现,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金老师的书法境界高远,不仅体现在他对笔法的熟练掌握上,更体现在他对书法之道的深刻领悟上。他认为,书法写到虚化之境,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实修,从“书法有法”到“书法无法”,自然而然虚由实化。这种境界的达成,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最后,金老师还展示了他的自撰联《一室琴声邀明月,半瓯清茗洗俗尘》的不同书风作品(见图十五、图十六、图十七、图十八)。这些作品分别写出了恬静、宽厚、古拙等不同风格,尤其是在创作甲辰年冬新作时,金老师即兴挥毫,将几十年的篆籀底蕴化为高迈而儒雅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金老师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更传递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的作品如夏日清风、空山落雪,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不仅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更是金老师作为书法大家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