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类本质和未来社会结构的深刻讨论。在一篇名为《“人文”的含义与人文科学的历史——兼谈AI时代的“人”》的文章中,学者祝东力提出,AI的自我迭代和升级能力可能正在打破人类作为唯一具备成长能力的物种的地位。
祝东力指出,人类先天存在缺陷,需要通过外部支援系统(包括物质工具和社会组织)来弥补这些不足。这种弥补机制使得人类能够不断自我超越和循环上升,从而实现成长。然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其通过“机器学习”不断提升性能的能力,AI可能逐渐摆脱人类的控制,展现出类似成长的特性。这种前景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独特性的危机感。
文章还提到,AI可以模拟人类的逻辑思维和情感反应,但其背后的心智结构对人类来说仍然是一个“黑箱”。这种不可理解性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AI未来发展的担忧。相比之下,人类通过外在表达理解他人内在经验的能力,即主体间性,在高度智能化的未来社会中将变得更加独特和珍贵。
另一篇文章《文学学术离人文学科还有多远?》则探讨了科学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作者时胜勋指出,科学主义将科学视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这导致文学研究往往忽视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支持时,人文科学却常常缺席,未能为国家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时胜勋强调,文学研究应始终以人为中心,以阐扬人的价值为终极目标。文学不仅是人学,更是凝聚了人类对真理、情感、意义、价值和幸福的追求。在高度智能化的未来,文学研究更应关注这些精神价值,而非仅仅停留在数据、事实和文本的分析上。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文科有没有用”的讨论也愈发激烈。一些人认为,与理科相比,文科似乎缺乏实际功用,但有价值。然而,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看法忽略了文科在塑造人类精神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高度智能化的社会中,作为文科内核的主体间性及其伦理维度将变得更加重要,甚至从科学主义的角度来看,文科也是“有用”的。
小说《票友》通过林荣明的故事,展现了个人兴趣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林荣明在工作之余热衷于唱戏,这一爱好让他暂时摆脱了职务和家庭的压力,找到了精神的释放和心灵的满足。然而,当这一爱好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和家庭关系时,他不得不做出妥协和放弃。
小说中,林荣明在滨河公园与票友们切磋交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然而,当妻子出于对他的关心和对家庭声誉的考虑,特意请专业琴师来家里伴奏时,林荣明却感到“特别没劲”。这种反差揭示了个人兴趣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张力,以及个人在面对社会期望和家庭责任时的无奈选择。
无论是从理论探讨还是现实生活来看,人文科学和人类的精神价值在高度智能化的社会中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应更加重视人文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