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安丘市,一场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安丘市文华学校一年级(1)班通过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视频,利用现代技术让学生沉浸于诗词意境,这一场景仅是当地教育创新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尽管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刻改变生活,但在部分县域和乡村的中小学,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仍显滞后。面对这一现状,安丘市教科院主动出击,提出了“技术驱动改革、技术提升质量、技术促进发展”的战略,通过一系列数字技术应用的“组合拳”,在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了应用热潮。
在这场变革中,教研员成为引领者。他们不仅自身需具备数字技术素养,更需通过培训和研修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能力和创新意识。市教科院定期组织数字化教学设计、教育数据分析等培训,让教师在数智化背景下提升教学能力。教研员们以身作则,通过“研观评议”活动,推动教师形成数字化课改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
智能工具的应用,让知识学习变得更加可视化与个性化。安丘市基础教育领域广泛采用希沃、鸿合白板等智能设备,推进“AI(AR)智能可视化课堂”,实现人机互动、课堂与生活融合。市教科院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让核心知识可视化,利用AI技术分析学生学习数据,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实现精准教学。同时,虚拟实验室和“双师课堂”等创新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让学习更加灵活多样。
评价体系的改革,则是安丘市教科院推动的另一大亮点。他们实施了“一生一案”的个性化评价方案,设置了包括及时性、扎实性、清晰性等在内的六大核心素养板块,通过数据采集和深入分析,生成详尽的成长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还成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家长了解孩子情况的重要依据,实现了家校共育的精准对接。
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市教科院设立了数字化专项研究课题,鼓励教师探索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成果成熟一个、转化一个、推介一个,并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中给予倾斜。这一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许多学校和教师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
安丘市教科院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介数字实验校的成功经验,促进了区域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智慧教育平台的广泛应用,不仅解决了线下活动的诸多不便,还为教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支持。学校和教师借助数字技术,减少了重复性工作,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这场数字化变革中,安丘市教科院不仅推动了数字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如今,安丘市的中小学教育正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