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一新生的基础课程往往超乎想象,其中空间塑造课程尤为引人注目。这门为期四周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跳出传统的二维创作模式,还要将创作从纸张转化为立体形态,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兴趣、动手能力及知识拓展。
课程的第一周,就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教学——学生们集体前往北京动物园进行写生。这次写生的主题被定为“动物凶猛”,学生们需要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并结合随机抽取的形容词进行创作。此举旨在引导学生从“非设计”的生活领域中寻找灵感,尤其是大自然赋予的无限想象。
动物园里,学生们穿梭在各个场馆之间,用摄影或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动物世界。随后,他们需在班级中展示并汇报自己选择的动物及理由。而形容词的抽取过程更是紧张刺激,有“产卵的”、“筑巢的”等动态描述,也有“悲伤的”、“得瑟的”等神态描绘,甚至出现了“特异的”、“龟爬的”等抽象词汇。学生们需要将这些形容词与自己选择的动物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创作主题。
经过一周的观察与构思,学生们进入了紧张的设计方案讨论阶段。在接下来的两周里,他们不断推翻、改进设计方案,最终只留下一周的时间进行实物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原本平凡的动物形象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最终的作品展示中,猴子、鹈鹕、鹦鹉、乌鸦、大象等动物形象在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下变得栩栩如生,又极具创意。有的作品以抽象的形式表达了动物的神态和动作,有的则通过精细的工艺和材料选择还原了动物的生动细节。其中,董星铄的《顽皮的企鹅》以羊毛毡为主要材料,生动展现了企鹅跳水时的动态;邓淅的《穿梭的天鹅》则将天鹅的形态抽象成铁片,展现了天鹅优雅的姿态与残荷的破碎感之间的对比。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在空间塑造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更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生活、寻找灵感,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