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在小行星研究领域的雄心壮志备受瞩目。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中国航天日上透露,中国计划在“十四五”末期或2025年至2026年间,对一颗潜在威胁的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并实施撞击,同时测试改变其轨道的技术。这一消息标志着中国正式涉足小行星防御技术的研发,并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
吴艳华副局长详细阐述了我国小行星防御机制的两大核心。首先,通过抵近观测和撞击小行星表面,可以深入了解小行星的基本结构和成分。这种方法在西方国家已被广泛应用,撞击后产生的烟尘、尘埃和碎石片将通过地面望远镜进行光谱分析,从而揭示小行星的化学成分。这一步骤对于后续的研究和防御措施至关重要。
其次,中国计划验证改变小行星轨道的偏转技术。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小行星体积庞大且需要巨大的能量才能改变其轨道。目前,仅有美国在这一领域进行尝试,但尚未取得成功。中国的加入无疑将为这一前沿科学技术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研究与实验,中国将着手建立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小行星防御技术领域的地位。
在小行星研究领域,美日欧等国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本在2003年发射了“隼鸟号”探测器,成功对25143小行星进行采样并返回地球。此后,“隼鸟2号”探测器又成功登陆了“龙宫”小行星。美国方面,宇航局的黎明号探测器于2007年发射,探索了小行星灶神星和谷神星。而欧洲的罗塞塔彗星任务也曾飞越多颗小行星。这些成果为中国加快落实小行星探测任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国之所以开始重视小行星研究,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引发区域性生态灾难,对人类社会构成潜在威胁。虽然毁灭级小行星的出现概率极低,但米级小行星的威胁却不容忽视。这些小行星在穿过地球大气层后,仍可能对地表造成重大破坏。因此,建立小行星防御系统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在小行星研究领域追上美日欧等西方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小行星研究数据,而中国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来掌握这些数据。只有掌握足够的数据,才能深入研究小行星并找出应对之策。因此,中国发射自己的探测器对小行星进行科考活动,是追赶西方国家、提升小行星防御能力的必然选择。
中国在小行星研究领域的雄心壮志不仅源于对潜在威胁的深刻认识,也源于对国际竞争态势的清醒把握。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中国有望在全球小行星防御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为人类的安全和未来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