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的“成人礼”:从华为独立后的成长与挑战
自荣耀从华为剥离以来,其发展历程备受瞩目。荣耀CEO赵明肩负两大重任:确保荣耀的生存,并引领其完成企业的“成人礼”。这一过程中,荣耀不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需在智能手机行业的红海时期实现蜕变。
企业上市IPO通常被视为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要求进行内部流程、系统和价值观的深刻变革。荣耀的独立四年,正是其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荣耀不仅成功存活下来,还跻身国产智能手机头部品牌之列。然而,要真正完成“成人礼”,荣耀仍面临诸多挑战。
华为与荣耀的分离充满悲情色彩,任正非在送别会上表示,两者应彻底划清界限,各自独立发展。荣耀在独立初期遭遇困境,市场份额一度大幅下滑。然而,凭借华为留下的扎实基础,包括稳定的高管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和华为方法论,荣耀迅速重建并恢复生机。
荣耀在短短四个月内完成了研发、产品、供应链和市场等体系的全面构建,并成功推出荣耀50系列和Magic3等备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热销推动荣耀市场份额逐步回升,多个季度排名中国市场份额前列。
然而,荣耀与华为的关系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赵明多次强调,荣耀已彻底独立于华为,其技术和创新均源自自身。他坦言,荣耀在很长时间内都在努力传递这一信息,以消除外界的误解和猜测。
在荣耀Magic7 RSR发布会上,公司首次喊出“耀耀领先”的口号,展现出与华为等竞争对手正面竞争的决心。赵明表示,荣耀有着强大的自信,将在产品价值呈现上与华为和苹果展开竞争。
荣耀在市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稳住了前五的位置,并盘活了供应链。然而,为了完成“成人礼”,荣耀需要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市场估值。为此,荣耀在2024年年底进行了新一轮的战略布局,推出全新的GT品牌,进一步完善线上和下沉市场的覆盖。
荣耀GT品牌是赵明推动荣耀再次回归线上的重要举措。该品牌瞄准年轻人市场,主打性能和设计,并在多个维度下足功夫。赵明对GT品牌寄予厚望,表示将不计成本打造这一系列。
荣耀的底色是互联网品牌,其已完成从研发到渠道的系统性重构。荣耀目前拥有七大全球研发基地和强大的研发团队,研发投入强度在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荣耀正在逐步淡化互联网手机品牌的痕迹,希望成为与苹果、华为同等的消费电子品牌。
荣耀的“成人礼”不仅关乎企业的未来发展,也考验着赵明的领导能力。荣耀需要开发海外市场、加强线上线下沟通,并持续打磨极致的产品,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自己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