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明岛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技竞赛悄然落幕,传统“靠天吃饭”的农耕模式被AI应用和自动化智慧系统所颠覆。在这场由拼多多主办的“光明多多垂直农业挑战赛暨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中,六支来自不同背景的团队,在六个约40立方米的集装箱内,仅凭代码和科技的力量,成功种出了茂盛的生菜。
这些全封闭的集装箱内,虽然缺乏自然光照和土壤,但通过精心设计的灯光、空调和监控系统,参赛队伍们成功模拟出了生菜生长的最佳环境。每天,他们通过远程监控,对集装箱内的空气、水分和肥料含量进行微调,以确保生菜的最佳生长状态。最终,有人种出了重达460克的“生菜王”,而有的团队一茬生菜的总产量更是突破了600斤。
大赛的亮点之一,是吉他手解晓巍所在的“叶菜侠”团队。尽管他的专业是古典吉他,但转行进入农业后,他凭借对商业化的独到见解,为植物工厂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解晓巍认为,植物工厂不仅要种出好菜,还要会卖好菜。因此,在产品设计和营销上,他都注入了自己的审美和想象力,力求让植物工厂的产品更具吸引力。
同样,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赛博农人”团队也展现了科技在农业中的巨大潜力。他们自主研发了一个计算平台,能够实时采集和上传种植环境的数据,并通过AI自动调节温室环境参数,以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在比赛现场,他们的植物工厂智能环控系统记录着生菜植株的二氧化碳浓度、室内温度和耗电量等关键指标,展现了科技在农业中的精准应用。
大赛评委、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贺冬仙表示,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不仅挑战了参赛者的产量和品质,还考验了他们的设备可靠性和AI种植能力。他认为,植物工厂有望成为AI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之一,通过科技的力量,让农业从业者不再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制约。
贺冬仙还指出,我国食物生产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和产销不平衡问题。他认为,植物工厂可以在大城市周边进行就近销售,从而平衡食物的生产量和消耗量。植物工厂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人工光植物工厂数量已经超过了200家,居全球前列。而拼多多通过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不仅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