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营销战场,商家的痛点与希望并存
曾几何时,美国百货业巨头约翰·沃纳梅克的那句“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成为了商家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今,这句话在2024年的电商营销战场上,似乎有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随着年关将近,电商平台的“年货节”如约而至,这本应是商家们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但现实却远非如此。数据显示,每年春节前的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围绕糖果、酒水、礼盒等关键词的用户讨论、搜索、浏览量都会大幅飙升,然而,面对这汹涌而来的流量,商家们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位经营线上童装店的商家李美华(化名)透露,新兴电商平台如抖音、快手在初期尚有免费的自然流量可获取,但近年来这一红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高昂的流量购买成本。她表示,自己品牌的投资产出比(ROI)约为1:2,即每投入1万元广告费,仅能带来2万元的销售额,而扣除产品成本、人工、租金、运费险等费用后,往往难以盈利,甚至陷入亏损。
李美华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多家知名网店相继传出经营困难的消息,有的拖欠供应商货款,有的则直接关店注销。这些事件背后,反映出电商流量成本的不断攀升,已成为压倒商家的沉重负担。
电商平台的营销费用投入也在不断增长。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共计投入了逾3000亿元用于营销,其中大部分用于外部流量的获取。这直接导致商家在流量上的支出占比不断攀升,部分激进型店铺的流量支出甚至占总成本的50%至70%。
那么,在流量成本高涨的背景下,商家们该何去何从?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电商大盘已逼近天花板,用户增长放缓,商家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要想在有限的用户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然而,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换来理想的回报。
面对这一困境,电商平台也在尝试为商家减负。例如,淘天取消了天猫年费,改为收取基础软件服务费;拼多多推出了“百亿减免计划”,降低商家入驻门槛;京东则升级了“春晓计划”,提供千亿流量扶持和AI技术提效等。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触及到商家最关心的流量成本问题,因此效果有限。
在电商营销的新战场上,商家们也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例如,视频号作为腾讯旗下的新兴电商平台,基于微信生态和前期对商业化的克制,吸引了大量商家的关注。然而,尽管视频号在月活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其用户群体以银发族为主,网购能力相对较弱,给商家带来了一定的售后压力。
商家们也在寻求品效兼收的营销策略。然而,在现实中,既要品牌声量又要产品销量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智能化广告创作工具,如阿里妈妈的百灵、万象台和腾讯广告的妙问、妙思等。然而,这些工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创意生成中的难题,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流量成本高昂的现状。
在即将到来的“年货节”中,商家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购买流量、提升销量;另一方面,他们又要面对高昂的流量成本带来的盈利压力。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商家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电商营销战场上,商家们的痛点与希望并存。他们既需要面对流量成本高涨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又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和商家的共同努力将至关重要。
然而,无论前路如何坎坷,商家们都不会放弃对成功的追求。他们将继续在电商营销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同时,电商平台也应积极回应商家的关切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电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