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易主,阿里巴巴正式退出
历经三个多月的等待,高鑫零售及旗下大润发的新东家终于在2025年初揭晓。1月1日晚,阿里巴巴发布公告,宣布与德弘资本达成协议,将其持有的高鑫零售78.7%股权悉数售出,交易金额最高可达约131.38亿港元。
大润发自诞生之初便风光无限,迅速在中国市场崛起,成为连锁零售行业的佼佼者。然而,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冲击,这家老牌零售巨头在调整策略的过程中一度迷失方向。
2023年3月,高鑫零售迎来“老将”沈辉的回归。他接过帅印,带领大润发回归初心,进行一系列纠偏举措,使公司逐渐走出低谷。
受股权变更消息影响,1月2日,高鑫零售股价遭受重挫,跌幅达到20.16%。
大润发:启幕即巅峰的传奇
在连锁零售行业,高鑫零售及其旗下大润发无疑占据重要地位。1996年,润泰集团创始人决定进军实体零售,大润发应运而生。次年,第一家大润发在台湾省桃源县润泰纺织旧厂房内开业,标志着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主设计、规划营运管理的大型量贩超市的诞生。
大润发自创立之初便瞄准了中国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1997年迅速在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重点城市布局。短短三年后,大润发便以240亿元的营收超越了老牌零售巨头万客隆。2005年,大润发首次跻身中国连锁百强榜前十,并在此后的多年里稳居前列。
大润发能够快速壮大,离不开其掌门人黄明端的卓越领导。尽管他此前没有实体零售经验,但他善于学习和模仿,并结合内地市场需求进行改进。黄明端曾坦言,大润发在生鲜买货方面学习美国,店面设计则借鉴欧洲,货品选择则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
大润发根据内地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策略。例如,在内地市场,消费者更偏爱现场切割的肉类产品,大润发便立即将原本由加工厂切割好的产品改为现场切割。大润发还综合沃尔玛和家乐福的管理模式,实行总部负责供应链和开店,门店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运营的策略。
2011年,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在2020年之前,公司业绩稳定,年营收保持在千亿元左右,净利润超过20亿元,是中国连锁超市行业中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新零售冲击下的迷失与调整
2016年,马云在阿里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概念,这一年也被视为新零售元年。在马云“纯电商时代将很快结束,未来只有新零售”的预测下,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抢占线下零售市场。短短一两年间,20多家商超类上市公司相继投入阿里或腾讯的怀抱。
2017年,阿里巴巴开始关注高鑫零售。同年和2020年,阿里巴巴共计出资500亿港元,获得高鑫零售的控制权,并将其视为自身新零售战略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新零售战略的推进,高鑫零售并未如预期般蓬勃发展,反而业绩逐渐恶化。
2020年,阿里巴巴派遣“阿里人”林小海前往高鑫零售,负责公司的整体经营事务。林小海曾有着丰富的零售和电商经验,他的到来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对高鑫零售进行改造,布局互联网和新零售业务。然而,高鑫零售的业绩并未因此好转,反而逐渐恶化。
2022财年,高鑫零售首次出现亏损。次年,公司调整策略,试图通过开设更多中超和M会员商店来创造第二增长曲线。虽然2023财年公司艰难扭亏为盈,但更大的危机已经来临。2024财年,公司营收大幅下降13.3%,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16.05亿元。
面对困境,林小海于2024年3月辞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兼CEO职务,两个月后成为上海家化的掌门人。接替他的是高鑫零售的“老人”沈辉。
沈辉回归:重塑大润发价格心智
沈辉自1999年起便加入高鑫零售,曾参与欧尚进入中国的筹备建设工作,并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作为资深零售人,他深知商品和价格是零售业的经营根本。因此,他上任后便提出,要带领大润发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心智,重回营收增长。
沈辉经过与团队探讨和市场走访,发现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他首先调整商品结构,尤其是自有品牌商品,以此让大润发回归“薄利多销”的初衷。同时,他还推出了一系列低价商品力系列矩阵,如“大润发必买”、“加量不加价”、“天天便宜”以及自有品牌“超省”系列等。
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财年上半年,高鑫零售新推出了1100多款单品,成功打造低价口碑。其中,润发脆脆蛋挞自2024年7月底上市以来,连续多月业绩稳定在1300万元左右。
在沈辉的带领下,高鑫零售逐渐走出困境。然而,随着股权变更消息的公布,公司股价仍遭受了重挫。尽管如此,沈辉仍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