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近期的一则公告,标志着其新零售战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25年初,阿里宣布已与德弘资本达成协议,将出售所持有的高鑫零售78.7%的股权,交易金额预计高达131.38亿港元。这一举动不仅意味着阿里将彻底退出高鑫零售,也被外界视为其新零售战略调整的一个显著信号。
回溯历史,2017年阿里入股高鑫零售时,双方曾对新零售的未来充满期待,认为合作将带来双赢的局面。然而,时至今日,阿里选择放手,将重心回归至核心业务。
这一决策背后,是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巨大变迁。自2009年至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经历了爆炸式增长,2013年更是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在此背景下,马云于2016年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预言纯电商时代即将终结,未来将是新零售的天下。
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随后纷纷布局新零售,对传统零售业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多年探索下来,新零售与电商的直接融合并未如预期般顺利。
事实上,在出售高鑫零售之前,阿里已经陆续剥离了多个新零售业务资产。例如,2023年阿里明确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核心,并逐步开始剥离非核心业务。2024年,阿里先后出售了苏宁易购和银泰的股权,盒马也曾传出出售传闻。同样,京东也在此前出售了永辉的股权。
对于这一系列动作,资深产业评论人指出,新零售并未失败,而是阿里等企业在不断试错中寻找新的方向。过去,阿里主要通过改造商业地产来探索新零售,试图在大卖场、连锁商超中找到与电商的连接点。然而,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尝试并未真正改变传统商超的运营模式。
因此,阿里此次对早年并购进行“消肿”,可以被视为一次大规模试错的终结,同时也为下一轮新零售的探索做好了准备。未来,阿里或将更加聚焦于既有电商势力范围的边界探索,避免过度扩张导致的浮肿问题。这一战略调整,无疑也反映了马云对于沉没成本断舍离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