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与小米的专利纷争再升级
近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一次采访中再次提及小米,并声称小米因专利侵权向格力赔偿了50万元。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广泛关注,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然而,小米方面随后对此进行了否认,称小米空调并未存在专利侵权行为,更未因此支付赔偿。这场由董明珠“开炮”引发的争议,让格力和小米这对老对手之间的恩怨再次浮出水面。
回顾历史,格力和小米的“梁子”早在2013年就已结下。当时,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就企业发展模式展开了激烈辩论,并立下了10亿元的“赌约”,赌小米5年内营收能否超过格力。5年后,虽然小米营收未及格力,但格力在赌约结束后的第二年就被小米反超,如今市值更是不足小米的一半。
此次董明珠炮轰小米,表面上看是又一场“口水仗”,实则背后映射出两家企业在空调市场份额和技术创新上的激烈竞争。在董明珠看来,格力作为老牌空调厂商,拥有十几万项专利,技术积累丰富,而小米则通过代工厂模式降低成本,快速抢占市场。当小米开始侵占格力市场时,格力自然会用专利进行维权打击。
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截至2024年第43周,在中国线上空调市场上,美的排名第一,格力紧随其后,小米则位列第三。虽然小米目前仍难撼动格力的霸主地位,但差距已在逐渐缩小,且增长势头迅猛。2024年三季度,小米空调出货量超过170万台,同比增长55%,而格力空调销量则同比下降了36.4%。
面对小米的“来势汹汹”,格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财报显示,格力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减少15.84%,创下近10年来该季度的第二大下滑幅度。相比之下,美的和海尔的业绩则表现较好,三季度营收分别增长9.57%和2.17%。格力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业务结构单一,营收过于依赖空调;二是过于依赖国内市场,外销收入占比不足;三是多元化布局接连失利,无论是手机、新能源还是芯片等领域,都未能取得显著成果。
在多元化探索中,格力手机可谓是最失败的案例之一。自2015年问世以来,格力手机从未公开过销量,且官网已无法打开。格力进军新能源也是一波三折,最终斥资18亿成为银隆控股股东,但银隆却早已物是人非,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尽管董明珠曾表示格力芯片已成功实现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到全产业链的完成,但这一领域目前仍未能为格力带来显著收益。
除了业务上的困境,格力的不利局面或许还与董明珠“直言直语”的性格有关。她的犀利言论虽然为其赢得了不少粉丝,但也为格力埋下了隐忧。在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这位70岁的“铁娘子”罕见地主动谈及退休话题,称“明年换届也许我会退休”。这一言论无疑给格力未来的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格力面临的困境也是整个空调行业疲软态势的缩影。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空调市场全渠道销量和销售额均出现下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空调行业遇冷的背后有多重因素助推,包括终端需求不振、楼市低迷以及存量时代的内卷加剧等。不过,尽管挑战重重,但空调行业仍面临着一系列发展机遇,如国家政策支持和出海等。
在政策支持方面,自《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加力,有助于空调行业的回暖。在出海方面,随着国内家电行业趋于饱和,出海已成为家电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相比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海外市场空间更大、竞争压力更小。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累计出口家用电器同比增长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