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太阳系大家庭中,除了广为人知的行星与卫星,还隐藏着一种数量庞大的天体——小行星。它们被视为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遗留物,宛如构建宇宙大厦的基石,偶尔与地球擦肩而过,引发人类的无限遐想与警惕。
近日,一场太空中的“不期而遇”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的目光。北京时间12月4日凌晨,一颗小行星精准地按预期时间进入地球大气层,于西伯利亚上空化作一道璀璨的火流星。此次事件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我国科学家也积极参与其中,展开了多站点协同观测。
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大约在0.75至1米之间,虽然体积不大,但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为了精准预警这颗小行星的到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迅速行动,调动了一系列高科技装备。从云南姚安的0.8米口径高精度望远镜,到青海冷湖的2.5米口径墨子巡天望远镜及0.7米口径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列,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张严密的观测网。从12月3日晚19时49分开始,直至23时33分,科学家们持续追踪,最终捕捉到了撞击前42分钟的珍贵图像。
紫金山天文台的助理工程师徐智坚表示,由于小行星的撞击点位于西伯利亚,正值我国夜晚,因此国内的天文台站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观测数据上,美国与夏威夷之后,我国的观测站填补了观测空白,为预警提供了重要支持。
截至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40万颗小行星,其中约90%位于小行星带。而更令人关注的是那些可能接近地球轨道的近地小行星,它们的数量已接近3万颗。面对这些潜在威胁,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准确预警并评估其撞击地球的风险。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害程度与其速度和质量密切相关。据专家介绍,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引发全球性灾难,而直径140米左右的小行星则可能对某个区域造成毁灭性打击,直径50米的小行星则可能只影响局部地区。为了有效预警这类事件,科学家们通过望远镜进行日常巡天观测,以掌握小行星的数量和分布。对于近地小行星,大口径、大视场的望远镜能够在它们靠近地球前几天或几周内发现,为人类提供宝贵的应对时间。
我国在近地小行星防御方面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今年的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发布了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该任务计划采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在撞击器对目标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时,探测器将对撞击过程进行全程观测,并在撞击后继续开展效果评估和科学探测工作。这一方案旨在通过一次任务实现动能撞击与天基评估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