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媒体纷纷报道中国航天领域的最新进展,焦点集中在神舟十九号所进行的一项太空实验上,推测这可能预示着中国空间站将迎来扩建。这一消息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公布的信息,我国正在进行的实验是关于“充气柔性密封舱”的在轨测试,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果。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随后在2024年11月正式宣布,我国首个充气柔性密封舱已圆满完成了相关在轨飞行实验。
这种充气柔性密封舱是一种采用柔性蒙皮复合材料制成的新型多功能密封舱。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在火箭发射初期折叠并“泄气”,进入预定轨道后再通过充气展开,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内部空间。这项技术的成功,不仅为空间站的扩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未来在月球建立新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这款充气柔性密封舱在进入太空前,已经历了包括气密性、极限压力、碎片冲击、高频震动以及热真空等多项地面测试。此次在轨飞行测试若无误,该密封舱将很快被投入实际应用。
美国媒体对此表示出一定的焦虑,并猜测中国此举旨在扩大空间站的使用面积,或是对现有的天宫太空舱进行扩建。报道中多次使用“悄悄”“秘密”等字眼,似乎暗示中国正在进行某种神秘的太空武器研发。然而,事实上,中国的充气柔性密封舱技术并非新鲜事物。
早在2022年,中国通过“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一箭六星”时,就已透露中科院正在研制无机材料固化工程,为建造大型充气展开式柔性太空舱做技术准备。美国方面也在积极研发充气柔性密封舱技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塞拉等多家太空公司都在进行相关试验。然而,中国的技术进展显然让美国感到了一定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充气太空舱领域也有深厚积累。早在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与毕格罗航天公司签订协议,订购了一款充气式太空舱。2016年,“龙飞船”进入太空时,这款重量达1.4吨、展开后能提供16立方米空间的充气式太空舱已成功进入太空。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毕格罗航天公司正在研制的B330充气模块并未如期升空。
有分析指出,美国如今正计划发射这种“充气式空间站”作为国际空间站的替代品。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那么太空中能够容纳多人的“固定空间站”将仅剩中国一家。而中国充气展开式柔性太空舱的出现,不仅填补了技术上的空白,也为未来航天和探月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