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负担沉重:非科研任务挤压创新空间
在追求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科研人员本应专注于科研创新,然而现实却是,他们被繁重的非科研任务所困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生产力的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的制度,但半月谈记者的调查显示,科研人员仍面临着写材料、参会、评审和接待等多重压力。
多位科研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他们的无奈,他们表示,申请基金项目书、评审意见、检查考核和评估材料等任务繁重,一年要写几十万字,但这些工作并不直接产生科研成果。一位高校特任教授坦言,为了申请项目,他在图片打磨上就花费了大量时间,如果没有人才“帽子”,申请过程将更加艰难。
除了文字工作,科研人员还需频繁参加各类会议。虽然学术研讨会对于促进学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领域内的研讨会泛滥,同质化现象严重,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时间。中部地区的一名高校教授指出,有的会议还要求有领导职务、头衔的科研人员参加,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科研项目评审本是科研人员的职责之一,但现实中,一些科研人员为了争取项目和资源,不得不四处“求人”,甚至涉及请托、“打招呼”等不正当手段。这不仅影响了评审的公正性,也扭曲了科研人员的职业形象。
一些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还需应对接待、参观等事务,这进一步分散了他们的精力。一名高校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表示,他们实验室平均每三天就要接待一次参观,每次都要安排科研人员介绍,这不仅影响了科研进度,也浪费了科研资源。
繁重的非科研任务不仅挤占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还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和创造力,影响了科研效果和成果产出。背后原因复杂,包括人才评价体系不够多元、体制机制惯性、不合理工作负担以及学术风气走偏等。
科研人员普遍反映,“帽子”工程、“格子”工程和“面子”工程让他们苦不堪言,也误了科研。一位行业领军人才表示,现在的项目申报过程充满了“考验人性、考验人心”的意味,一些科研人员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放弃了申报。
这种风气之下,科研人员容易患上科研“浮躁症”,无法心无旁骛地攻坚克难。长此以往,将对学术环境、学术氛围和科技创新活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进一步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
同时,还需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摒弃唯“帽子”倾向,简化项目评审意见、检查考核评估等材料要求和评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低质量会议等。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可以整合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赋能项目评审、材料申报等,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不以论文为评价人才的单一依据,而是采用实践型、应用型成果来多元评价人才。科研人员期盼逐步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实际效果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