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近日宣布了一则震撼业界的消息:其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已辞去职务,该决定立即生效。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发生在汽车行业普遍面临裁员和降本压力的大背景下,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Stellantis集团透露,集团董事长已接受了唐唯实的辞职请求。这一决定与两个月前集团宣布的唐唯实将于2026年合同期满后退休的计划大相径庭。集团高级独立董事Henri de Castries表示,尽管Stellantis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功,但最近几周在战略方向上出现了不同观点,导致了这一决定。
唐唯实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40年的丰富经验,曾在多个知名汽车制造商担任要职。自2021年起,他担任Stellantis集团CEO,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成功将集团打造成了全球排名第四的汽车制造商,并在2023年使Stellantis成为欧洲最赚钱的汽车企业。然而,进入2024年,Stellantis集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Stellantis集团的净营收同比下滑27%,出货量也大幅下滑20%。与此同时,Stellantis的股价下跌超过40%,成为所有欧洲上市汽车公司中表现最差的。在中国市场,Stellantis旗下的标致、雪铁龙、Jeep等品牌经营状况不佳,Jeep甚至退出了中国市场。这一系列困境反映出Stellantis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和市场适应能力存在问题。
尽管在中国市场面临困境,唐唯实仍主导了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与中国造车新势力零跑联合成立零跑国际。然而,这一合作尚未能显著提振Stellantis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唐唯实曾坦言,公司的许多问题源于美国业务,受到库存管理、制造问题以及销售策略的影响。今年1月至9月,Stellantis在美国的累计销量首次跌破百万。
由于销量和利润双双下滑,Stellantis下调了2024年的业绩预期。营业利润率从原来的两位数下调至5.5%-7%,自由现金流也将由正转负,缺口为50亿-100亿欧元。在股东、经销商、工会等各方看来,Stellantis集团走下坡路,不仅是由于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还与唐唯实近年来的战略决策紧密相关。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Stellantis集团内部的“后院失火”,本质上是工会、经销商对唐唯实降本增效的铁腕行动心存不满。他们认为,唐唯实的行动过于追求短期利益,损害了Stellantis的品牌形象。自2023年开始,唐唯实在北美地区实行降本增效计划,包括向美国工人提出买断计划、裁员等措施。然而,这些举措并未带来实质改善,反而加剧了内部矛盾。
在美国,股东和经销商对唐唯实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他们认为,公司隐瞒了关键信息,释放了过于乐观的消息,人为地抬高了股价。这种不透明的沟通方式损害了股东的信任,加剧了对唐唯实领导能力的质疑。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也对唐唯实的裁员和关厂行为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些行为对当地社区和工会会员造成了负面影响。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唐唯实的提前撤退或许是他最体面的选择。然而,他的离职也为Stellantis集团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汽车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如何在保持财务健康的同时,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全球布局,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变化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将是新任领导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行业整体下行和企业经营面临挑战的时期,单纯的降本可能只会带来短期的成本优势,但长远来看,企业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Stellantis集团的这次重大人事变动,不仅是对公司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