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深海探索新突破:中国深海科技如何引领全球海洋科考?

   时间:2024-11-25 14:24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青青

我国深海探测事业取得重大进展,自主设计建造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加入我国海洋科考队伍,标志着我国在深海探测、深海进入及深海开发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同时也是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和科技强国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在深海探测领域,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推动深海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从最初的600米下潜,到如今已成功挺进万米深渊,我国的深海探测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例,作为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自2009年首次下潜以来,“蛟龙”号已完成317次下潜任务,累计搭载900余人次深入海底。在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任务中,“蛟龙”号更是首次面向全球开放,中外科学家一同下潜采样,展现了我国深海探测技术的开放性和国际合作精神。

202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级海试,首次探底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截至目前,“奋斗者”号已累计下潜329次,其中万米下潜25次,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均居世界首位。

“奋斗者”号能在万米海底自由行走,关键在于其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接的钛合金载人舱。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显示了我国在深海探测领域的科技实力,也为未来的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深海探测的精度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以南极秦岭站为例,其建设采用了装配式建设方式,所有建筑设施均在国内完成加工定制,现场只需按要求安装建筑模块。这种精细制造方式不仅提高了建设效率,还确保了建筑在严酷环境中的质量可靠性。

在深海通信与数据传输方面,科研人员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优化信号调制和抗干扰算法,我国的水声通信系统已能在深海环境中实现稳定的数据传输,通信距离超过10公里。同时,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新技术,深海科考的精度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深海探测的广度方面,我国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从“蛟龙”探海到“奋斗者”遨游,再到“雪龙”破冰,中外科考团队的携手合作已成为常态。在今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任务中,就有多名外籍科学家和中国香港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共同推动深海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合作。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科学调查计划,如南极毛德皇后地和恩德比地冰盖边缘航空科学调查国际合作计划等。这些国际合作不仅提升了我国的深海探测能力,也为全球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总之,我国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不仅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为未来的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国际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