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创业的浪潮中,Kimi及其创始人杨植麟正站在风口浪尖上,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近期,杨植麟以一种技术布道者的姿态,向外界推出了一款名为k0-math的数学模型,声称其能力可与OpenAI的o1系列相媲美,主打深度思考功能。这场发布会成为了Kimi两个月内加速提升性能和产品力的缩影,杨植麟试图借此向公众传递一个信息:Kimi在技术上依然保持领先,并期待继续赢得资本的青睐。
回望2024年,Kimi的历程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年初,凭借出色的长文本处理能力,Kimi迅速走红,访问量月环比增长率高达321.58%,一度因访问量过大而宕机。然而,好景不长,4月传出杨植麟套现4000万美元的传闻,尽管公司极力澄清,但Kimi与资本的纠葛似乎已初见端倪。随后,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的入局,分别为Kimi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使得公司内部的纷争更加复杂。
10月,Kimi因在20天内烧钱1亿元而登上热搜,被质疑过于追求用户增长而忽视了技术突破。紧接着,创始人团队的仲裁风波再次将Kimi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杨植麟不得不面对业务层面的诸多挑战,他亲自承认近年来最大的教训是从多产品回归Kimi,通过砍掉多元发展来控制团队规模。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AI行业以及错综复杂的资本环境下,杨植麟的谨慎似乎并未能完全化解Kimi所面临的困境。行业路线的摇摆、股权纷争、管理路线的调整以及资本之间的博弈,都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杨植麟与其他AGI(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始人一样,也在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之间艰难挣扎。
在海外,一批AI初创企业正面临着资金链断裂和被收编的命运,这对于国内的AI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个警示。Kimi正走在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上,其未来能否成功上岸,至今仍是一个未知数。
进入2024年,AI赛道开始呈现明显的分化趋势。在英伟达股价不断刷新新高以及大厂盈利开始兑现的背景下,一批曾经风光无限的AI创业明星企业却陷入了危机。Stability AI、Afiniti和Forward health等曾经的明星公司,在经历初期的辉煌后,纷纷陷入了商业化困境。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商业化能力成为了当下AI公司的主要叙事。Kimi也不例外,今年以来,它尝试了多种商业化路径,包括推出打赏功能、浏览器插件以及企业级API等。然而,这些尝试在短期内并未能支撑起公司的发展,Kimi随即改变策略,开始寻求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来拉动用户增长。尽管如此,商业化与增长的不及预期仍然持续困扰着Kimi。
仲裁风波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资本市场对Kimi的焦虑。有行业人士猜测,大厂的先后入局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创始人试图制衡股东的策略,这也意味着Kimi近一年来的发展并未达到预期。
在技术路线上,尽管AI技术在不断发展,但国内大模型企业之间的差距正在被逐渐拉近。以Kimi引以为傲的长文本能力为例,阿里、360和百度等大厂已经相继推出了类似功能。而Kimi的探索版和k0-math仍处于测试阶段,难以大规模应用。技术上的没有突破性进展,使得Kimi在效率之争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商业化诉求在今后很可能成为Kimi寻求突破的主要方向。然而,杨植麟在商业化效率管理方面的能力却备受质疑。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杨植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在采访中提到了通过砍业务来控制团队规模的重要性。但除了技术没有突出特点之外,Kimi还面临着与当年ofo类似的困境:大厂作为资方,自身也有相关业务,与Kimi存在竞争关系。在赛道进入完全效率竞争时,作为大股东的大厂很容易向合并投下赞成票。
越来越复杂的股权结构和多个大厂的介入,使得Kimi的整体发展陷入变形之中。从年初的多元化布局到年末的专注于提升留存率,Kimi的目标和方向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路线的逐渐拉平、资本方的博弈以及目标与方向的挑战,都让Kimi看起来疲惫且挣扎。
面对这些困境,杨植麟必须回答一系列难题。在技术上,他无疑是天才,但在商业上,他似乎并未展现出作为独角兽企业创始人应有的决断力。在有限的条件下打出爆款是杨植麟不擅长的事情,而竞品豆包和MiniMax的崛起则进一步放大了Kimi的这一缺点。
对于Kimi来说,如何在国产AI赛道的红利期中保持竞争力,如何在技术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及如何应对内部和外部的挑战,都是杨植麟无法逃避的问题。Kimi的未来依然不明朗,但在这场AI创业的盛宴中,它能否成功上岸,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