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本土券商国海证券意外成为市场焦点,这一变化源自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重组消息。在两大券商宣布重组计划的次日,国海证券股价开盘即涨停,且在随后的时间里,受资本市场热度持续上升的影响,其股价较9月20日上涨超过50%。然而,股价的飙升并未完全反映出国海证券的实际业绩状况。
国海证券公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并不理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0亿元,同比下降3.56%,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53.04%至1.8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同比下滑55.74%,仅为1.80亿元。这一业绩下滑主要受到主营业务低迷及信用减值的双重打击。
在主营业务方面,国海证券的经纪业务及手续费收入显著下滑,同比下降13.80%至5.31亿元。这一变化与沪深两市成交量的低迷密切相关,前三季度两市总成交额同比下降11.09%。国海证券在经纪业务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其收入下滑速度甚至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信用减值也是拖累国海证券利润表现的重要因素。与头部券商相比,国海证券在自营业务上的表现也显得较为薄弱。尽管前三季度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80%至6.40亿元,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权益类投资的复苏,而非固定收益类投资的稳定收益。因此,国海证券的业绩波动性较大,受资本市场景气度的影响显著。
在投行业务方面,国海证券也遭遇了不小的挑战。近年来,公司虽然在投行领域持续招兵买马,但保荐的项目却频频出现问题。例如,国海证券曾为胜通集团保荐债券发行,但因胜通集团财务造假,国海证券被证监会没收承销费并处罚款。公司保荐的荣联科技也涉嫌财务造假,进一步损害了国海证券在投行领域的声誉。
投行业务的疲软也反映在了国海证券的财务数据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行业务收入仅为7543万元,同比减少超过35%,这是自2020年以来连续第四年出现收入增速下滑。在IPO发行暂缓的背景下,国海证券投行业务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挑战。
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频频踩雷也导致了国海证券计提了大量的信用减值损失。2020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信用减值损失累计超过12亿元,对业绩造成了不小的拖累。尽管公司表示将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但频繁的减值计提依然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国海证券在业绩和合规风控方面均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尽管短期内股价因市场热点而飙升,但长期来看,公司仍需加强主营业务的发展、提升投行业务的竞争力以及加强合规风控管理,以减少行业周期波动对自身业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