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漫步,我们或许未曾深思,那些司空见惯的城市景象,正悄无声息地左右着我们的心境,引导着我们的步履。这一现象,正是心理地理学的探讨核心——一个将心理学与地理学巧妙融合的领域,它聚焦于城市环境对人类心理行为的微妙影响,揭示那些被遗忘或边缘化的城市角落如何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城市体验。
心理地理学这一概念,由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居伊·德波于1955年首创。深受19世纪法国诗人查尔斯·鲍德莱尔笔下“都市流浪者”概念的启发,德波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用以探索城市空间的建筑构成与心理影响。他将心理地理学定义为“研究地理环境如何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用于个体的情感与行为”,并视其为“艺术与生活界限的彻底消融”。
20世纪50年代末,德波作为国际前卫运动“情境主义者国际”的创始成员之一,携手艺术家、作家与诗人,共同致力于打破文化与日常生活的隔阂。情境主义者们发现,当代建筑在物理与意识形态层面均受限,若能与外部文化影响相结合,便能创造出一种潜在的倾向,使个体进入一个与环境互动的特定系统。德波倡导的革命性建筑方法,旨在减少功能性,增加开放性,统一“柔和氛围”(光、声音、时间、联想)与“坚硬物理结构”这两个决定城市景观价值的因素。
心理地理学的起源可追溯到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这些艺术运动探索了释放潜意识想象力的方式。例如,英国超现实主义画家特里斯坦·希利尔的作品《阿尔卑斯山路1937》,可被视作心理地理学概念的早期体现。至20世纪90年代,心理地理学被众多表演艺术家与文学人物作为研究领域,并逐渐为更广泛的受众所接受。帕特里克·凯勒、伊恩·辛克莱与彼得·阿克罗伊德等电影制作人与作家,均通过心理地理学视角,对当代城市环境的自然与设计表达了不满与反思。
心理地理学的主要实践手段是“派生”(dérive),包括在城市中随意漂流与刻意迷失方向。派生不同于简单的闲逛,其目的在于探索吸引与排斥我们的空间,偶然与自发性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通过城市漫游与认知地图的构建,从漂流到绕行,心理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周围环境的新视角,将熟悉的街道转化为新奇而意想不到的体验。
在项目前期调研中,心理地理学可作为一种特殊策略,引导行人偏离日常路径,发现城市环境的新面貌。通过操纵地图,介入城市逻辑,构建另一种地理环境,呈现城市的多元视角。例如,丹尼斯·伍德的博伊兰高地叙事地图集,包含各种受地方启发的创意地图,如夜晚、犯罪、栅栏、涂鸦等,这些地图源于在城市中的有意无意漂流,揭示了被忽视的细节与人与空间的关系。
心理地理学不仅为前期调研提供新颖思路,在场地分析制图过程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设计者需发掘隐藏的城市结构,欣赏基础知识,并将其有效呈现于图面上。如从城市景观中提取有用元素,将心理情感导向融入制图,为设计推进提供无限可能。或探索最易被忽视的区域,为废弃街道赋予地方感,营造更愉悦、更亲和的日常氛围。
心理地理学鼓励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城市,无论是俯视城市街道,还是关注行人的独特行径故事,都是对传统城市网格的反叛,是对被忽视区域的探索,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通过心理地理学,以不同方式走过地方与空间,我们能学到关于地方本身、关于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如何与特定空间相连的新知识。这为城市魅力的批判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空间与历史的探索带来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