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火星始终承载着人类的探索梦想。近日,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揭晓,由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团队研发的“火星探测行星际飞行及环绕平台技术”项目荣膺此殊荣。这一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火星探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团队成员朱新波、褚英志、徐亮等15位科研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
自古以来,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探索从未停歇。从几世纪前的大航海时代,到如今的深空探测,人类不断跨越未知,追求更广阔的天地。火星,作为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之一,自然成为了人类探索的重要目标。2020年7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火星探测的新篇章。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长达200多天的飞行过程中,历经重重考验,最终成功被火星捕获,实现了环绕、着陆、巡视的壮举。这一过程中,火星环绕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携带着陆巡视器,完成了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等一系列复杂任务。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火星环绕器研发团队的努力。
火星环绕器的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由于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遥远,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面对极端的温度变化和复杂的通信环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发团队通过系统热设计、功率平衡以及材料选型与试验验证等手段,确保了探测器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他们还研制了高度集成的小型化综合电子系统,实现了环绕器的自主运行和远程通信。
作为火星环绕器副总设计师的朱新波,从事航天工作已有20多年。他深知火星探测任务的特殊性和难度。从2010年开始,他就带领团队进行背景任务论证,历经多轮次方案迭代,直到2014年正式启动方案攻关。在接下来的6年里,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方案验证器、初样结构器、初样电性器、正样器的研制工作。整个研发过程历时10年,凝聚了团队的心血和智慧。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朱新波和团队成员在现场紧张地监测着探测器的状态。当器箭分离后,火星环绕器按照预定计划精准地完成了一系列飞行动作。离开地球约202天后,火星环绕器不负众望地完成了火星捕获制动,成为了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这一时刻,不仅标志着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实施,更为我国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数据。
朱新波表示,“天问一号”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未来我国还将继续探测火星和其他星球。他和团队开发的火星环绕器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我国深空探测环绕类探测任务,如“天问三号”、“天问四号”等行星探测工程任务。他感慨地说:“深空探测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集智攻关。在任务研制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全国优势,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任务。”同时,他也勉励青年科研人员要扎根基础专业,建立系统观念,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为实现航天强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