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过去24个月的期待似乎并未如愿迎来全球性的AI超级应用横空出世,这引发了业界对于大模型狂热背后真相的广泛讨论。然而,对于这场技术革命的坚定信徒而言,茨维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箴言如同一剂强心针:“历史的尖峰时刻往往需要漫长的酝酿,每一个深远影响的事件都伴随着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李彦宏,作为这股AI浪潮的先驱和深度参与者,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预见到了AI应用的爆发前夕。
李彦宏对AI应用即将迎来爆发的判断,主要基于两大核心因素。首先,底层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AI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近24个月里,AI行业迎来了显著变化,大模型显著减少了幻觉现象,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大幅提升。百度凭借其检索增强技术的进展,年初推出了iRAG(基于图像的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进一步消除了文生图中的幻觉,使得AI在影视、漫画、连环画、海报制作等多个领域得以落地应用。
其次,大模型调用量的爆发和开发者意识的觉醒成为推动AI应用发展的另一大动力。今年5月,百度文心大模型的API日调用量达到了2亿次,李彦宏曾设定的量化指标是日均API调用量一年内增长10倍,而到11月初,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15亿,发展速度远超预期。大模型的使用成本也大幅下降,过去两年内每个Token的使用成本降低了超过99%,在美国,处理100万个Token的成本仅为60美分,而在国内,百度甚至提供了部分免费模型。
百度目前将重点押注在两大应用方向上:面向C端的智能体和面向B端的产业应用。李彦宏在世界大会上强调,智能体将成为AI应用的主流形态,这一观点与全球科技巨头如谷歌、苹果的预测不谋而合,他们认为2025年将是AI智能体成为主流的一年。智能体不仅具备自主性,能够执行长期任务,如与环境进行多次交互、协同工作等,还拥有自我进化的能力。
百度在智能体领域的布局,旨在降低技术门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参与构建智能体应用。文心智能体平台已经吸引了15万家企业和80万名开发者,每周都有上万个新的智能体被创造出来。李彦宏指出,百度不是要推出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数以百万计的“超级有用”的应用,从而构建AI时代的生态护城河。
智能体的爆发离不开其实用性。李彦宏提醒业界,要避免陷入“超级应用”的陷阱,在AI时代,“超级能干”的应用比只看DAU(日活跃用户数)的“超级应用”更为重要。目前,公司类智能体、角色智能体、工具类智能体和行业智能体是智能体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工具类智能体“自由画布”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备受瞩目,这一由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联合发布的AI创作新物种,打通了公域与个人授权的私域内容,通过极简操作实现对多格式、全模态文件的混合理解、生成和创作,成为了一个内容操作系统。
百度在AI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底层技术和模型层,而技术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李彦宏认为,一个没有明确用途的AI模型,不过是一个吸引人的计算机科学展示。百度通过智能体平台,不仅自己下场创造了如“法行宝”这样的法律智能体,还提供了高效、简单的路径,让开发者能够在大模型上构建智能体,推动了智能体应用的爆发。
中美AI巨头在发展战略上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美国AI公司更注重AGI的宏大愿景,以科学研究和底层突破为驱动,而百度则展现出典型的工程思路和应用驱动。李彦宏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做工程不丢人,做工程很有可能是比科学更早发现机会、发现规律的。”他强调,百度将优先解决场景和应用中遇到最多的技术问题,通过商业上的成功和生态上的构建,保持在全球AI竞争中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