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携手完成的研究,在科学界掀起了波澜。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合成基因,其运作机制与生物体内的天然基因惊人地相似,能够通过一系列有序的级联反应,在细胞内构建起复杂结构,犹如利用模块化组件搭建积木。
这项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揭示了利用相同的构建模块,能够创造出多样化的结构,并且这些结构具备高度的可重构性,能够轻松拆解并重新组合为其他形态。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操控分子自组装指令的时间顺序,而非仅仅增加指令分子的数量,来实现生物分子材料复杂度的提升。这一发现意味着,只需调整控制组装顺序的元素,即可从有限的构建单元中“进化”出不同的材料,这一机制与复杂生物体的发展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名为“DNA瓦片”的构建单元,它由多条合成DNA链组成。在数百万个这样的瓦片构成的溶液中,通过特定的RNA分子作为触发器,这些瓦片能够相互作用,形成微米级别的管状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RNA触发分子还能促使已形成的结构发生分解,从而实现结构的动态调整。通过精确编程不同的合成基因,团队成功控制了DNA结构的形成与溶解时间,这一技术为构建复杂的生物材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确性。
进一步地,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类似于控制果蝇身体部位形成的合成基因级联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管理这些结构的组成特性,还能在特定时刻协调这些信号,从而赋予相同组件不同的功能。这一创新性的方法,使得从相同组分中自发演化出多种材料成为可能,为合成生物学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项研究不仅展示了人类对生命本质操控能力的显著提升,也为医疗和生物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前景。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智能材料、药物递送系统以及组织工程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生命科技迈向更加精彩纷呈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