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实为“死亡游戏”,青少年安全警钟长鸣!

   时间:2024-11-08 08:12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近日,一款名为“梦回大唐”的所谓“死亡游戏”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特别是当湖南益阳一位家长在网络上发帖,揭示其孩子因参与这款游戏而陷入生命危险的情况后,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这位家长在帖子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孩子因玩这款游戏而经历的惊险一幕,孩子在学校内尝试游戏后突发不适,虽经及时抢救已无大碍,但数日内的身体不适和心理阴影仍让家长心有余悸。帖子中还提到其他类似事件,包括侄子的同班同学因玩这款游戏而休克住院,种种案例令人不寒而栗。益阳市教育主管部门迅速响应,于11月4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全市范围内开展排查,并加强生命教育。

据调查,“梦回大唐”游戏通过特定动作使人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状态,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人分享参与这款游戏的感受,描述大脑在瞬间仿佛“断电”,还有人提及致幻、冒冷汗等严重症状。天津南开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高陆指出,这类游戏通过外力压迫心脏、抑制呼吸,使脑部缺血缺氧,游戏者会在短时间内快速窒息,轻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重者可能失去意识或产生幻觉,甚至导致全身脏器功能停止,危及生命。

“死亡游戏”并非新鲜事物,其最早见于东南亚地区,上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曾发出提醒,指出“死亡游戏”极易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应坚决制止其在学生中传播。然而,这类游戏屡禁不止,不断变换名称,如“心跳游戏”、“闭气窒息游戏”等,继续吸引青少年尝试,并多次引发事故。例如,2014年河北石家庄一名初二男生在体验这类游戏后倒地抽搐,2017年湖南一名大学生尝试后造成重型颅脑损伤,2022年新疆3名小学生玩这类游戏,导致一人十级伤残。

青少年因其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及喜欢模仿的特性,往往容易成为这类游戏的受害者。他们对危险的认知有限,而游戏则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梦回”、“新奇”、“体验”等字眼进行诱惑,使不少未成年人陷入危险之中。尽管游戏名称千变万化,但其威胁青少年生命健康的本质从未改变,是名副其实的“死亡游戏”,必须坚决遏制。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安全教育至关重要,不能流于形式。学校应创新教育形式,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类游戏的危害,增强对生命的敬畏。同时,学校应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课间课后生活,对这类危险游戏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苗头应立即制止。

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和娱乐方式,发现危险苗头及时纠正,提高孩子对危险游戏的防范意识。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切断“死亡游戏”的网络传播链条,避免其继续危害青少年。平台不应为追求流量而放任这类有害内容的传播,而应积极采取措施,防范“死亡游戏”继续侵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