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11月4日凌晨1时24分成功降落于东风着陆场,标志着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2024年对中国航天界而言意义非凡,因为它是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5周年的纪念之年。为深入了解航天器返回过程中的科学细节,我们采访了多位航天领域的专家。
与以往多数选择在白天返回的载人飞船不同,神舟十八号特意选在了月光黯淡的深夜着陆,这无疑给地面搜救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据悉,东风着陆场的工作人员为此进行了周密的演练和充分准备。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北京紫微宇通科技公司董事长张晓敏解释说,航天器的返回时间窗口是可以设计和选择的,但受到航天员等待时间和任务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这个窗口有一定的范围。航天器在返回前需要绕地球飞行,并不断调整轨道和姿态以满足返回要求。如果刻意选择白天降落的窗口期,航天器可能需要额外绕行多圈。从技术层面来说,白天或夜晚返回没有本质差别,但夜晚返回确实增加了地面搜救的难度。然而,由于搜救技术和设备保障到位,加之着陆场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夜搜救工作并不构成问题。
航天领域专家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了为何航天器需要绕地球飞行多圈才能返回:就像人在湖边环湖奔跑,想要跳到每隔一定时间经过的快艇上,必须预先估计好跳的时机,可能需要环湖跑好几圈才能找到最佳时机。航天器返回地球只有在特定时间窗口内产生合适的运行轨道才能降落,多次绕飞就是为了寻找这个合适的窗口,等待运行轨迹与着陆场相遇的时机。
自神舟十三号以来,中国载人飞船返回舱一直采用快速返回方案,即飞船绕地球飞行5圈(7.5小时)后降落。张晓敏评价说,随着我国北斗、天链卫星等技术的发展,载人飞船返回所需时间越来越短,效率越来越高。绕地飞行时间缩短意味着航天员回家的速度越来越快,任务执行也更加高效、灵活。
神舟十八号飞船的返回过程经历了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和开伞着陆四个阶段。制动离轨阶段,航天器需要调整姿态,为返回做准备;自由滑行阶段,航天器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滑行,并在返回大气层前做最后调整;再入大气层阶段,由于空气与航天器剧烈摩擦,航天器底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但隔热设置保证了内部不受高温影响;开伞着陆阶段,当航天器下降到距离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降落伞依次打开,临近落地时启动反推系统,确保安全平稳着陆。
在再入大气层阶段,航天器表面因高温会形成等离子体,导致通信信号中断,进入“黑障”阶段。这个阶段虽然听起来惊心动魄,但工程技术团队为每个返回阶段都做了充分的应急预案,中国航天技术成熟可靠,无需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