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科技保险持续亏损,面临多重挑战
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科技”)自2018年成立以来,尽管作为全国唯一的专业科技保险公司备受瞩目,但其业绩却持续低迷,亏损不断。近日,该公司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累计亏损已达2823.78万元,这标志着其扭亏为盈的道路依然漫长。
不仅如此,太平科技还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了监管处罚。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的信息公开表显示,太平科技存在超经营区域开展保险业务、财务数据不真实以及未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费率等问题,因此被警告并罚款61万元。这一处罚无疑给本就深陷困境的太平科技雪上加霜。
从太平科技的历年业绩来看,其亏损状况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改善。2018年,公司净利润亏损达到7812.57万元,现金流也持续为负。尽管此后几年亏损有所收窄,但始终未能实现盈利。2021年,太平科技的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6691.03万元,而2022年则亏损4694.95万元。尽管在2023年,公司努力寻求转机,但净利润依然亏损3556.14万元,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也达到了2823.78万元。
太平科技的主要保险业务同样表现不佳。2023年度,其原保险保费收入前五位的险种——短期健康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的承保利润均为负值。这一结果反映出太平科技在保险业务上的盈利能力严重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太平科技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短期健康险已取代货物运输险成为其收入第一位的险种,这或许与货物运输险的持续亏损有关。
除了业绩上的困境,太平科技的管理层也经历了频繁的变动。自成立以来,公司已三换董事长,四换总经理。现任董事长陈瑜和总经理顾骁勇分别于2023年11月和2022年8月开始任职。尽管管理层更迭不断,但太平科技的业绩却并未因此出现转机。
太平科技在成立之初被寄予厚望,作为中国太平、浙江金控等9家实力股东共同发起设立的专业科技保险公司,其定位是服务科技企业,推动科技保险市场的发展。然而,现实却远未达到预期。太平科技在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规模小,固定成本支出偏高,导致保费规模无法摊薄固定成本支出。同时,科技保险市场发展不充分、机制不健全,科技类企业投保意愿不强,也制约了公司的业务发展。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太平科技仍在努力寻求创新。近年来,公司推出了多个全国首单保险产品,如为卫星发射提供保险保障、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等。然而,这些创新产品虽然获得了关注度,却并未带来显著的盈利。科技保险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有限,竞争也日益激烈。
尽管如此,太平科技并未放弃希望。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以应对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同时,太平科技也将加强与股东和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科技保险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