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购物节再次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讨论焦点更多地集中在预售与直接购买的价格差异,以及88VIP会员是否真正享受到优惠等问题上。面对这些质疑,电商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的争议持续升级。
自“双11”预售活动启动以来,不少消费者发现预售商品的价格反而高于直接购买的价格。广东的消费者小林就是其中之一,她在预售开启当晚支付了某款猫粮的定金,但随后发现直接购买的价格比预售价格低了近13元。
小林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晒出了预售前后价格的对比图,纷纷表示预售制并没有带来预期的优惠。这一发现让消费者对预售制的初衷产生了怀疑,原本旨在提前锁定订单和优化库存管理的预售制,如今似乎成了部分消费者被“套路”的工具。
淘宝平台力推的88VIP会员制度在今年“双11”也遭遇了质疑。多位88VIP会员反映,他们在购买商品时发现,同一款商品使用非会员账号购买的价格反而更低。来自某城市的消费者表示,她用其他账号购买的乳液套装价格为1570元,而用自己的88VIP账号购买时则显示为1830元,差价高达260元。
这一发现引发了88VIP会员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平台在会员权益上存在“杀熟”行为,即针对老用户或高价值用户提供更差的价格和服务。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88VIP会员感到被辜负,也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不满情绪。
对于消费者的质疑,电商平台客服的回应显得较为敷衍。面对预售商品更贵的情况,天猫客服仅表示歉意,并建议消费者退款重新下单。而对于88VIP会员被“杀熟”的质疑,平台客服则称商品价格由商家制定,可能受到优惠券和活动的影响,暂时无法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这种模板化的回应让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大打折扣,也让他们对“双11”购物节的期待值大大降低。
今年的“双11”购物节规则复杂,消费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各种优惠活动和叠加方式。然而,即便如此,许多消费者仍然发现自己在购买商品时价格高于预期。这种繁琐的规则和复杂的操作让消费者感到疲惫不堪,也让他们对平台的满意度大打折扣。经济日报的文章指出,繁琐的规则背后,消费者有点“累觉不爱”,这种感受无疑是对电商平台的一种警示。
事实上,无论是预售制还是会员制,其初衷都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平台的销售额。然而,当这些制度被滥用或执行不当时,就会对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损害平台的声誉和形象。今年的“双11”购物节再次提醒电商平台,要真正实现消费者满意和平台发展的双赢,就必须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上更加严谨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