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奖花落上海,女科学家在数学物理学界大放异彩!

   时间:2024-10-26 08:24 来源:天脉网作者:唐云泽

2018年创立的“科学探索奖”,以其独特的定位和慷慨的资助,迅速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该奖项每年选拔不超过50名青年科学家,每人将在五年内获得高达3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用于自由探索科学领域。然而,在奖项初创之时,许多科学家收到宣传邮件后,误以为是诈骗信息,反应冷淡。启动申报两个月后,项目组仅收到了12份申报材料,其中不乏荒诞不经的“永动机”发明。

六年后的今天,“科学探索奖”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奖项,成长为备受瞩目的科学盛会。2024年的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49名青年科学家从超过1000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荣获殊荣。此次评奖过程中,有超过600位各国院士及20多所顶尖高校校长参与提名、推荐和评审,彰显了奖项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权威性。提名推荐阶段,更有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积极参与。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颁奖典礼上致辞,她指出,中国当前的学术生态仍有待改善,鼓励获奖者成为科研文化建设的先锋。她特别提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正在打破性别偏见,向基础科学的前沿领域发起挑战。今年的获奖者中,女性科学家占据了7席,包括首位女性青年数学家,显示了“她力量”的崛起。

在数学物理学领域,女性科学家的表现尤为亮眼。清华大学教授单芃、周树云和北京大学研究员杨晓菲共同获得了数学物理奖。单芃是首位获得“科学探索奖”的女数学家,她的研究领域是几何表示论,与量子场论紧密相关。她鼓励更多女孩坚持对数学的热爱,不要被性别偏见所束缚。周树云教授则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她的研究探索了低维量子材料的电子能谱及超快动力学,成果发表在《自然》等顶级期刊上。

杨晓菲教授在高精度激光核谱技术以及不稳定原子核基本性质和结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她提出的新方法将为后续基于多原子放射性分子的电偶极矩测量奠定关键基础。她鼓励学生坚持追求,下“傻功夫”,认为只要喜欢并执着于科研,结果总不会太差。

“科学探索奖”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奖项本身,更在于其推动科学研究的深远意义。许多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应用领域,产生了实际影响。例如,首届获奖者之一开发的深海软体机器人,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万米以下的海底作业,这一成果登上了《自然》封面。截至去年6月,已有7位获奖人的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上海作为支持前沿性、基础性研究的城市,对“科学探索奖”的落地给予了大力支持。上海设立的“基础研究特区”与“科学探索奖”有许多共通之处,都强调长期稳定的支持和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正是这种对基础科研的一贯支持,让“科学探索奖”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