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文学界,一颗名为“格利泽229B”的褐矮星自1995年被首次发现以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如今,这一谜团终于被两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联手揭开,他们的研究成果近日在《自然》杂志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发表。
褐矮星,常被称为“失败的恒星”,因其物质含量不足以维持像太阳那样的核聚变反应,温度也相对较低。而格利泽229B,作为当时已知的首颗褐矮星,其质量与亮度的极不匹配,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猜测。科学家们曾怀疑它可能是一对极其微弱的恒星,但始终未能找到确凿的证据。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和智利的甚大望远镜,对格利泽229B进行了深入的观测。他们采用“万有引力”干涉仪,成功地在空间上将这颗褐矮星一分为二,并通过低温高分辨率红外阶梯光谱仪,检测到了来自这两个物体的独特光谱特征。这一突破性发现揭示了格利泽229B的真实身份——一对紧密相连的褐矮星伴星。
据研究团队介绍,这对褐矮星的质量分别约为木星的38倍和34倍,它们每12天相互绕转一周。更重要的是,这对褐矮星的亮度水平与其质量范围内的褐矮星预期亮度相吻合,这进一步证实了科学家们的观测结果。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格利泽229B的谜团,也为褐矮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科学家们表示,虽然格利泽229B的“真面目”已被揭开,但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宇宙中或许还隐藏着许多类似的“双胞胎”系统,等待着科学家们去发现和研究。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天文学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褐矮星和其他天体系统的惊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