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渗透互联网,未来已来,我们准备好了吗?"

   时间:2024-09-30 16:24 来源:天脉网作者:柳晴雪

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则截图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人利用AI技术在小红书平台上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虚假账号矩阵,并通过售卖这些账号实现盈利。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AI技术在内容生成领域的滥用,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互联网内容真实性的担忧。

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这场变革的背面,却是内容滥用的阴影逐渐蔓延。从小红书的虚假账号,到音乐平台上的AI翻唱乐队,再到亚马逊上的AI生成垃圾书籍,低质量、关键词堆砌的AI内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充斥网络,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海洋变得愈发浑浊。

一个尤为令人震惊的案例发生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名男子利用AI技术制作了数十万首歌曲,并通过AI机器人刷播放量,最终获利超过千万美元。这种利用AI技术快速生成大量内容并变现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原创者的利益,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此外,内容农场也悄然进入了AI时代。以往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内容生产方式,如今被AI工具所取代。这些工具能够以极低的成本生成大量文章,并通过SEO手段吸引流量,从而实现盈利。据IT技术博主估算,使用国产AI模型生成一篇文章的成本仅为0.00138元,而单次浏览的广告收入却能达到0.00145元,这使得内容农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盈利。

AI生成内容农场

除了内容农场,一些平台也在利用AI进行SEO优化,将自己打造成为“内容农场”。例如,某些开发者社区通过AI批量生成大量内容,被搜索引擎抓取后用于引流。虽然这些平台后来移除了相关内容,但AI生成内容的泛滥已经对互联网生态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AI生成的内容已经开始渗透到学术领域。今年初,西安交大一篇因使用AI生成配图而被撤稿的论文,就是这一现象的缩影。在学术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学生选择使用AI来辅助完成论文和作业,这不仅破坏了学术诚信,也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AI模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训练数据的质量。然而,随着AI生成内容的泛滥,这些内容又成为了训练未来AI模型的数据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垃圾进、垃圾出”的现象,最终将导致AI输出的内容质量越来越低。

面对AI生成内容的泛滥,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互联网的未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上的合成图像将比真实图像更多,合成网站将超过真实网站,AI生成的文本也将多于真实文本。这场由AI引发的信息革命,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也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在这个充满AI生成内容的时代里,我们如何保持对真实信息的辨别力?如何防止AI技术被滥用?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也关乎着互联网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