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也忧郁?《黑神话:孙悟空》里的现代人心声?

   时间:2024-08-29 11:36 来源:天脉网作者:任飞扬

近日,一款名为《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在各大平台销量突破1000万套,同时在线玩家峰值达到300万,成为业界焦点。这款游戏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孙悟空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充满挑战与奇幻的动作角色扮演世界。玩家将伴随孙悟空踏上探寻传说真相的冒险之旅,正如游戏主题曲所唱:“踏过三界宝刹,阅过四洲繁华。笑过五蕴痴缠,舍过六根牵挂。”

孙悟空这一角色在游戏中究竟如何呈现?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李天飞,同时也是一位资深《西游记》研究者及游戏玩家,对此进行了解读。李天飞指出,孙悟空的形象源自两部分不同的故事:前七回中齐天大圣的故事流行于南方福建广东一带,而后续的取经过程则源自北方猴行者辅佐玄奘取经的故事。这两部分故事的融合,形成了人们最为熟知的孙悟空形象。

据天脉网了解,《黑神话:悟空》中的孙悟空被塑造为一个成长中的角色。玩家将从孙悟空在花果山的出身开始,以完全陌生的视角踏入冒险。游戏的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玩家对《西游记》及其主角孙悟空的深厚情感与认同。原著中孙悟空被称为“心猿”,这一称谓反映了明朝陆王心学对作品的影响,象征着人心的修炼与成长。

孙悟空在中国神话谱系中的位置独特。他并非传统神话中的角色,而是源自地方信仰与文学创作的结合。尽管如此,孙悟空无疑是中国文化中的超级英雄,其形象丰富且深入人心,与哪吒等其他神话英雄共同构成了中国神话的多元面貌。

谈及孙悟空与哪吒的区别,李天飞认为,哪吒更多呈现为少年英雄的形象,而孙悟空则经历了从少年到成年的完整成长过程。这一成长轨迹不仅赋予了孙悟空更加丰满的角色性格,也为其情感线的展开提供了空间。在现代演绎中,孙悟空的情感线成为连接观众的重要桥梁,反映了现代人对于真实人生的聚散与取舍的深刻思考。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在于孙悟空这一角色的吸引力,更在于其精良的制作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游戏中的法术、打斗体系以及对原著细节的还原,如孙悟空的棍法与变身法术,都赢得了玩家的广泛赞誉。此外,游戏还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取景自山西隰县的小西天与晋城市德州县的玉皇庙,以及陕北的说书和弹唱,展现了游戏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演绎。

游戏的故事情节在继承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构建了一个魔化的西游世界,同时又不失与原著的紧密联系。无论是黑风山的重占,还是影神图的绣像风格,都体现了游戏对《西游记》的深刻致敬与巧妙改编。

在游戏的对白与语言方面,《黑神话:悟空》同样表现出色。游戏语言尽力贴近原著的古白话风格,如二郎神所言“溜撒的”与“不识起倒”等词汇的使用,都彰显了游戏在文化传承上的用心。尽管有时为了模仿原著语言而显得有些刻意,但总体而言,游戏的对白无疑为玩家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西游体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