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SH600196)近日披露了其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204.63亿元,尽管同比减少了4.36%(排除新冠相关产品后,营收实现了5.31%的正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5亿元和12.54亿元,同比有所下降。在8月28日举行的业绩沟通会上,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表示,尽管面临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压力,公司总体上仍实现了经营利润。
复星医药直接运营的业务涵盖了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以及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从业务板块来看,上半年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6.77亿元、20.69亿元和36.59亿元,其中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16.9%的增长,而制药和医疗器械业务则有所减少。在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进一步聚焦于创新药和高值器械,制药业务中的创新药品收入超过37亿元。
据天脉网了解,复星医药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涵盖质量提升、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周期管理和创新研发等多个环节。这使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有所减少,同时,公司也在推进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和整合,上半年共计回笼资金20亿元。在研发方面,复星医药上半年进一步淘汰了7个同质化的药物分子,目前正在研发的药物分子有40多个,进行中的临床试验有70多项。
复星医药旗下的复宏汉霖作为承载创新药的平台,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约27.46亿元,同比增长约9.8%。复宏汉霖私有化的进程也在正常推进中,如果成功实现私有化,将与复星医药的管线进行深度融合,产品的覆盖范围将大幅拓宽,可能扩展到更多治疗领域,包括肝癌、胰腺癌和卵巢癌等。
近期,资本市场和公众对CAR-T疗法能否进入医保的关注持续升温。国家医保局公布的初审名单显示,除两款产品外,国内获批的其余4款CAR-T产品均已纳入其中。复星医药旗下的CAR-T产品已连续四年冲刺医保,但因定价高昂问题,前三次均未成功。对此,吴以芳表示对CAR-T疗法进入医保充满期待,并认为该产品确实给患者带来了价值。然而,他也坦言,支付能力是阻碍CAR-T产品进入医保的最大障碍,并希望通过创新支付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在创新产品注册方面,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共9项适应症在境内外获批,另有4个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共9项适应症进入上市前审批/关键临床阶段。吴以芳补充表示,部分去年刚纳入医保的产品以及今年新上市的产品,目前还处在医院准入的阶段,预计下半年业绩增长情况会更好一些。
未来,复星医药将进一步向源头创新转型,着眼于高临床价值的大单品,持续推进“聚焦”与“瘦身”战略,以期在创新药的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