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万民于饥荒,却又亲手推开深渊之门?这操作绝了!

   时间:2024-08-28 14:05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在科学史上,弗里茨·哈伯是一个充满矛盾与争议的人物。有人将他视为天使,赞美他拯救了无数生命;也有人将他视为恶魔,指责他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终结了无数无辜者的性命。哈伯,这位德国化学家,自幼便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得益于其身为知识渊博且善于经营的犹太染料商人的父亲,年仅19岁便被授予了德国皇家工业大学的博士学位。

哈伯的学术生涯充满了创新与突破。在电化学领域,他提出了电极电势决定还原能力的新观点,颠覆了传统观念,为电解还原和氧化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并因此建立了一个公认的电化学学派。然而,他最卓越的成就莫过于成为首位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氨,这一对地球生物至关重要的化合物,是许多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尤其在农业上作为氮肥发挥着巨大作用。哈伯的合成氨方法不仅解决了农业对氮肥的迫切需求,还对整个化学工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天脉网了解,哈伯的合成氨工艺,即哈伯法,实现了氨的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农业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依赖天然氮肥的局限,因此被誉为“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圣人”。然而,这一伟大发明的另一面却是战争的阴影。一战期间,哈伯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他所领导的实验室成为为战争服务的重要机构,尤其是在研制战争毒气方面。他错误地认为毒气进攻能缩短战争时间,从而担任了德国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这一决定导致了他人生中的巨大争议。

哈伯的毒气战策略在一战中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研发的氯气、芥子气等毒气导致了超过130万人的死亡。这些化学武器不仅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还开启了近代化学战的序幕,使得化学武器成为战争的常态。尤其是芥子气,其残忍的杀伤效果被称为“毒剂之王”,对人类的伤害持续至今。

尽管哈伯的毒气战策略如此丧心病狂,却并未能帮助德国赢得战争。1918年,一战以德国战败告终。同年,哈伯因合成氨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诺贝尔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次颁奖。一些科学家认为哈伯没有资格获得这一荣誉,而另一些则认为他只是被战争所裹挟。然而,一战结束后,哈伯并未悔改,反而继续为德国服务,研究从海水中提取黄金的方法,尽管最终未能成功。

哈伯的爱国之情并未得到回报。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人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拥有犹太血统的哈伯也未能幸免。在纳粹的迫害下,哈伯不得不离开故乡,流亡英国,并在剑桥的一个实验室工作,直至1934年去世。哈伯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分裂,他既挽救了千万人的生命,又亲手屠杀了百万人。他的功过是非,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篇章中,不会被岁月所淡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