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印象深几许?王丹凤的北欧教育考察行揭秘!

   时间:2024-08-28 09:13 来源:天脉网作者:陆辰风
由联合国开展的《世界幸福报告》显示,芬兰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国家”,丹麦名列第二,紧随其后。芬兰和丹麦作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榜首国家,经济发达、福利优厚,其成功无疑得益于教育的成功。就如他们的理念: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什么说芬兰的教育体系是欧洲最公平的教育体系之一,是什么成就芬兰教育“神话”般的地位?为什么说童话世界——丹麦,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这个暑假,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组织了由李镇西老师带队的北欧教育考察之旅,我随之走进芬兰、丹麦、爱沙尼亚三个国家,探寻教育的本质,赴一场幸福之约。由于本次考察日程是从丹麦开始,那我就带着大家先来感受丹麦的所见所闻所感吧。王丹凤老师在丹麦访问期间作者:王丹凤,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秘书长,长郡云龙学校教师01抵达丹麦:哥本哈根初印象8月11日中午,我们一行24人在北京首都机场汇合,历经9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在当地时间17:04(北京时间23:04)抵达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丹麦的首都,位于西兰岛和阿迈厄岛上。我们出发是北京时间13:50,抵达时是丹麦时间17:04,分明是近十个小时的空中飞行,却让人感觉是三个小时的云淡风轻,这足足六个小时的时差,被朋友笑称“我们是一群追着太阳奔跑的人”。落地哥本哈根机场后,我觉得有些诧异,美名在外的北欧发达国家丹麦,机场的现代感完全不能与我国的首都机场相提并论。当大巴车载着我们游览这座城市时,我才慢慢体会到了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在哥本哈根,不见高楼林立的拥挤,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却见各种形态万千的悠久建筑,大气亦不失精致,有如一只只精灵掩映在绿树之中,又如一枚枚宝石镶嵌在碧水之间。走在街头,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游人,或步行或骑车,几乎全是休闲打扮,没有行色匆匆的神情,没有精致优雅的妆容,全然是一副怡然自得的轻松模样。来到著名景点小美人鱼雕像处,没有想象中的高大巍峨且气势磅礴,只见一条孤独的美人鱼端坐在几块垒起的别致石头上。她颔首低眉,模糊的面容隐约透出哀怨顺从之感,又像是在深情地眺望着远方。双向奔赴的爱才有意义,单向牺牲的成全可是十足的恋爱脑?答案是什么,或许已在美人鱼的内心了。最调皮的是海边清爽的风,它总是撩动着你的发丝,拨动着你的心弦,令你沉醉在眼前的美好之中……没过多久,大巴车已行驶在公路上,绿化带中布满了自然生长的野草,两旁没有高大厚实的隔离带,也听不到刺耳的汽笛声,两车之间车距较大,显得道路格外宽阔。我们迎着晚霞向西行,驶过大贝尔特跨海大桥,见证了太阳坠入海平面的绝美时刻。我们在丹麦的居住地是北菲茵民众学院,是位于丹麦菲茵岛上的一所民众学院。我们到达时已是深夜,骤降的气温让人直打哆嗦,我开始怀疑自己带的衣服无法抵御寒气。瑟瑟发抖中,我开始期待明天的太阳升起了!02晨曦骑行:邂逅北茵菲的自然诗篇(一)8月12日,为了看日出,我们特地起了个大早,稍微洗漱便穿着冲锋衣出了门。其实因为时差原因,我中途还醒了好几次。凌晨四点四十分的北茵菲民众学院,天未醒,风很凉,夜幕中的星星格外闪亮。来到自行车棚,望着停放的一堆车辆,我连忙问道:“需要扫码吗?”得到的回应却是——哈哈哈……这就是中国思维,这里的自行车可以随便骑。丹麦的治安非常好,甚至可以夜不闭户。于是,我们每人挑了一辆自行车,就着昏黄的路灯出发了,骑过一段碎石路,又拐了几个弯,一片天然小森林映入眼帘……我内心一阵窃喜,因为此处虽不及库尔德宁天山云杉的巍峨,也没有国内景区的热闹喧嚣,却有着一种自然静谧的美,这正是我喜欢的,可以直抵心灵深处的那种。慢慢地,视野越来越开阔,各种帆船、小艇停泊在贝尔特海峡港口,不时有海鸥在头顶盘旋,欢叫声不绝于耳。继续向前骑行,那些五颜六色的房屋像沿路盛开的花朵,我们如置身在安徒生童话世界里的油画中,直到整个海面出现在眼前,辽阔无边,一望无际……令人惊讶的是,这片海域没有高高的围栏,也没有赫然醒目的标语,更没有收费亭岗和拥挤打卡的游客。只需走上浮桥或者跨过几块岩石便可轻抚海的脸庞,她的美离我们如此之近,触手可及也!哦,不对,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融在了其中,成为美景的一部分。这时,我想起了郭冰老师(Ann)的介绍:“我们怎样创造它,它就会用同样的方式赠予我们。”原来,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红日、白帆、芦苇、海鸟,还有等候看日出的我们已然一幅最美的画面。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天空涨红了脸,海面镶着金色的边,成千上万只海鸥乌泱乌泱聚集在一起,从地平线那头冲过来,仿佛在欢呼雀跃,迎接新一天的到来……等待太阳完全跃出海面,我们依依不舍地往回骑。一路上,遇见安徒生雕像,他正挽起裤管打着赤脚眺望远方;路经高尔夫球场,一群白鸽在其中休憩玩耍,我也情不自禁张开双臂向它们奔跑;继续骑行,一大片花海摇曳生姿,一朵朵向日葵正仰着明艳的小脸朝向明亮那方。阳光温柔地倾泻下来,我看见芦苇长成了风的形状,发丝有序且绵长。一路所见震撼心灵,没有束缚,也无教化,每一个生命都是大自然的宠儿,无拘无束,自由舒展,或欢畅翱翔,或静默微笑,它们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新生庆典,蓬勃向上。我突然想到,孩子本就是世间最可爱的精灵,他们是天生的探险者和冒险家,自带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要做的不就是顺其自然,让学生的生命舒展开来,焕发活力,去成为他最好的自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吗?(二)民众学院的摩根院长像圣诞老人一样和善,组织着我们在北茵菲的所有活动,Ann则全程同步翻译。上午,我们在教室分享自己此行的初衷。2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既有躬耕多年的业内翘楚,也有即将入职的教坛新兵,有人带着困惑来求索,有人想打包幸福带回去。摩根院长回应每个人的分享,并介绍民众学院以及自己的教育观点。学习就是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本身,你要打开你的眼睛、耳朵,打开你的心和情感,在这个场域里才可以学习。为了对丹麦教育有更立体丰富地了解,我们来到餐厅与学生交流。这是一位入学一年半的外国小姑娘,她起初选择运动课程,然后转向全球视野课程。从她的视角,我再一次深切体会到平等、尊重和对话是教育最美的姿态,课程不只是训练思维和能力,可以自己动手创造,打开自己的心灵,训练整个身体,找到自我实现身心的统一。户外风景如画,我们围成圈与一位明星教师对话。这是一位教着多个科目的英俊小伙,并非因为自己的专业使然,而是由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喜欢,让他选择自己的职业与教学科目。阳光透过枝丫散落在草坪上,微风对着树影低语之后,它们竟然像叮咚的泉水一样悦动起来。在这里,每一个毛孔都能够自由张开,我可以去听、去看、去吮吸、去咀嚼——“一个社群价值观的共识比规则更加重要”。(三)下午,我们到欧登塞参观新安徒生博物馆。四周长满高大的乔木,成片的芦苇,星星点点的繁花,这里虽然在中心城区,却没有那种现代都市的恢宏大气,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反而像一位邻家大叔带着他的故事在乡野田园静候友人的到来。除了安徒生经典作品的手稿,我还看到了安徒生探险的百宝箱、创作时的废纸篓、闲暇时的剪纸画、自创的人物屏风和蝶一般的情感之谜,他甚至对着一面镜子都能看到悠长的别样人生。好一个有趣的灵魂,正是情感深度与对于人性的超常洞察力成就了他那一部部不朽的传世经典,原来伟大是这样诞生的,以至于后面的时刻,我们沉浸在安徒生故居无法自拔。安徒生故居与整个城市浑然一体,一屋一景,亦屋亦景,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全都有,甚至还能在屋顶看到造型别致的天窗,每一幢都那么独特,每一处都那么迷人,双脚仿佛生根一般难以挪动,果然是让人流连忘返。我又开始期待明天的到来了!03青年学校:为成长留出从容空间8月13日,许多小伙伴被丹麦的海上日出所诱惑,清晨五点便组团骑行去海边了。我则担心那些珍贵的感受稍纵即逝而留在宿舍码字,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一个自行车队行经在原本静谧的公路上,欢声笑语直冲云霄,那欢乐壮观的程度丝毫不亚于成千上万只在空中盘旋的海鸥们。一群人的狂欢,便于建立人人之间的情感链接;一个人的寂静,更能全方位打开自己的感官,接收大自然的灵气和馈赠。这两者,各美其美。(一)上午,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Efterskole,这是丹麦为14岁至18岁学生提供的“寄宿学校”,称为青年学校,是丹麦独特的自由学校体系的一部分,学制为一年。车行约30分钟,我们来到Eisbjerghus Efterskole 国际青年学校。在这里,我没有看到高大气派的校门,只是在一栋用褐色木条装饰,有着白色窗框的两层楼房看到学校标识。校长面目英俊,态度亲切,他不分先后地与团队24个人逐一握手,而不是选择先与领导打招呼,他用这种方式传递学校的理念“每个学生都需要被看见”,同时这一行为也体现了丹麦文化——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视的关系,孩子与成人之间平视,成人之间无须称呼职位,可以直呼其名的平视。该校的考察安排共分三个环节:校长对学校的总体介绍,学生分组带领我们参观校园,双方深度对话与答疑。第一个环节在会议室进行,全方位环绕式的落地窗十分敞亮,大自然的春光秋色亦可尽收眼底。阳光下,校长开始了他的介绍,校长说丹麦有240所青年学校,并非千篇一律的样态,在课程设置上有艺术、运动、戏剧等风格差异。每年约有三万年轻人在读高中之前来到这里学习一年,明白方向后再去选择。14-18岁是混沌的、迷茫的、热切的,青春是美好的,正是一个人打开好奇,寻找自我,认识世界的时候。然而,我见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迷失方向,他们焦虑抑郁,甚至无法正常上学。家长饱受煎熬,进退两难。往前进一步,担心孩子分崩离析;往后退一步,害怕孩子无路可走。这个群体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他们痛苦地游走在学校、家庭、医院之间。如果说有什么是我最想打包带回国的,那就是青年学校。她正好帮助处于青春期、容易迷茫和波动、不喜欢传统教育模式的14-18岁学生一个安全、放松、温暖、丰富的环境,让他们有空间“歇歇脚”“喘口气儿”,重新焕发活力,寻找自己的热爱和擅长,与同龄人一起,充分发展社会情感技能,为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做好准备。(二)接着是两名小姑娘带领我们参观校园,她们热情主动地介绍宿舍以及各个场所。一路上,我们遇见很多学生,他们根据喜好自由着装。在学生身上,我看到个性、热情,我还看到没有束缚的,拥有无限可能的创造力。快集合时,ANN指着一条窄窄的台阶说:“你们一定要去学校最美的地方,就在那里……”我们一群人疯狂地向下跑,想要一睹芳容。经过一座木桥,来到一片自然草地,大家绕着树影转了一圈,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呢?”当我没有再看到其他路径时,便驻足观察,惊喜地发现此时此地正是最美,如绿野仙踪一般迷人。其实,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最美丽的风景正是此时与此地,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柔软与从容,不一定要匆匆赶路,可以慢下来感受当下。在对话答疑环节,我们团队的老师毫不客气地追问着犀利的问题,如青年学校的性教育怎么做,如何处理手机问题,是否存在校园暴力等。校长非常认真,他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青年学校对人性的尊重,边界感的建立以及团队的温暖。(三)下午,我们回到北菲茵民众学院,期待一场Hans Henrik Knoop 教授的讲座与对话。汉斯教授是丹麦教育福祉首席专家学者,历届中丹教育论坛首席嘉宾,他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涉及数千名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以及近30万名丹麦学生的幸福感数据。我们一起探索在学习和教育学里的幸福。汉斯教授从幸福的定义开始,一边画图一边列举事例介绍,是意识、身体、情感与行为共同作用于幸福感。教育一定要读懂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当他们的需求被满足时,才有真正的驱动力,这是幸福感最繁盛的时候。对于学习而言,一个人的专注力尤其难得,它是搭建自己个性、确认自己的状态并进行身份认同的基石。另外,汉斯教授的一个观点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他说孩子来到这个世间就是来玩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孩子玩,因为玩的时候需要用到(可以培养)各种软技能,如责任感、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在玩的时候,孩子身体的各种感官是打开的,也最容易接受和创造,这些全部指向孩子的幸福感。我知道,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孩子生来就是要学习的,甚至片刻的放松和玩耍都会被大人指责和教育,如头悬梁锥刺股,再如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于是孩子们越学越痛苦。对玩的不同态度,体现对学习的理解程度与两国的文化差异。晚餐后,我们决定在仅有的两个小时骑车去附近的古堡。于是,一众人等即刻像原野上刮过的风,哗啦啦一下子吹到古堡。据说是这座古堡是三百多年前修建的,外围护城河环绕,经过一栋白墙灰顶的小城楼,便是一大片风景如画的辽阔草坪,沿着一条砖砾小道左拐再径直走数十米,经过城墙才能进入城堡。古堡布局讲究,红色墙面庄重,塔楼高耸,白色窗框与纹路点缀,仿佛点缀了一圈柔美的蕾丝,令人在脑海中瞬间浮现童话里浪漫的故事来。这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遗产。沿途,我们也大饱眼福,金灿灿的麦田以及色彩斑斓的农庄,像极了大自然的名贵油画,每一处都令人沉醉。晚上有校园篝火,大家围绕长椅或站或坐,每一张脸都被篝火照得通红。北茵菲民众学院很贴心,早已准备好糕点和香槟,让大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敞开心扉,聊教育、讲故事、谈人生,笑声将24颗心越拉越近,也将两个国家的友谊筑建得更加牢固。我期待明天的到来。04 综合高中:从理解到选择的自由之路8月14日,今天是丹麦之行的第四天,我们上午乘车去位于菲因岛北部的Nordfyns高中。丹麦的高中体系相对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学习路径。这些路径被称为GYMNASIUM(类似于其他国家的高中),主要类别有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商业高中、职业高中、艺术高中和综合高中。我们今天拜访的NORDFYNS GYMNASIUM 是一所综合高中,公立学校。来到学校,映入眼帘的依旧是茵茵草地,入口处的陨石灰雕塑、矗立在道路两旁的科学家头像,给学校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气息。上二楼,我们来到会议室开始,校长开始介绍学校概况。1979年建校,共有470名学生,有42名全职教师(不包括外聘的兼职专业教师),从高一到高三,每个年级6个班。整个菲因岛有11所高中,学生都是就近入学,不存在重点学校之类的区分。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令人印象格外深刻。其一是学校管理。学校下放到理事会管理,共有5名校外成员(1名当地大学校长、2名中小学专家、1名商业代表),2名学校教师,2名学生组成。他们都是由大学选举雇用,是与学校本身没有利益关系的人。这种管理方式能保持学校健康平衡地发展,而不是内部的控制,更是从制度层面避免滋生腐败。其二是课程设置。这一所综合高中的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和艺术四大类,包括丹麦语文、历史、古代历史、宗教研究、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数学、物理、社会科学(政治经济)、体育、生物、化学、地理等,到高三会另外开设哲学、心理学、商业经济、信息技术、创新等课程,体育、音乐和美术一般在俱乐部进行。这些课程有必修与选修之分,会根据难易程度设计为ABC三级课程。每名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课程以及课程的ABC级别,以定点必修和选课走班的形式进行学习。最打动我的是,学校在开学前11周内让学生体验所有课程,并了解ABC级课程的组成与比重,然后再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程。学校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不断发掘自我、从而合理选择,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丹麦教育的人性化,更呈现对学生的尊重与呵护。国民的启蒙尤为重要,从教育做起,在民主中培养民主,在尊重中感悟尊重,才有百花齐放的勃勃生机。其三是校园场所。我们参观校园时看到随处可见的交流场所,甚至有教师的专用休息室,沙发茶几、圆桌靠椅,室内有咖啡冰水,窗外是如画风景,抬头便能欣赏原野风光,低头就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和如家的温馨轻松。我们穿越一片小树林,走过一段碎石路,一个开阔的天然草坪像变魔术一样出现在眼前,有学生正在进行手球竞技训练。大自然的天地灵气,学生的青春活力,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在这里,没有“铁栅栏”,没有“限位器”,更没有横七竖八的标语,可是每个人都觉得是安全的,被滋养着。下午,我们回到民众学院,听梅特老师主讲。前一部分,她分享自己成为教师的初衷,讲述与中国的缘分,介绍自由学校体系教师培训的形式。歌唱、诵诗、专著、评价单,她用各种形式让我们走进她的世界。丹麦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早已广泛采用PBL和相关教学方法。后一部分,梅特老师提出问题:在你的最后一段专业学习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你觉得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到丹麦来,给你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她让我们以工作坊的形式探索,分组,讨论,重新分组,再次分享。问题导向,让每个人的思想被点燃;分组交流,将团友之间的壁垒打开。教师独自掌控与学生平等互动的对比体验令人思绪万千,忍不住想要创新教学方法。晚上,我们在北茵菲民从学院有一场盛大且温馨的告别聚会。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分享自己的体会,我这样说——我是第一次来丹麦,并没有提前详细了解,就想以一种空杯心态来的,想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去亲身感受。来到丹麦之前,我跟着李镇西老师一起走戈壁、卷新疆,喀拉峻草原、唐布拉百里画廊和独库公路的美景让我们惊叹不已。李老师介绍:“丹麦没有这样专门的景区,就是自然风光。”我当时并不理解这个评价。来到丹麦之后,我看到一个美丽的世界,它是敞亮的,每一个学校都是落地的大玻璃窗,这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那样明亮;它是五彩斑斓的,有明艳的花朵,绿色的草坪,蓝色的天空;它还是充满个性的,房子与庄园形态各异,每个地方都是美丽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美育,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学习,幸福无处不在。这几天,无论既定的日程,还是我们自创的旅程,都给了我很多感动与启发,好几次忍不住落泪。谢谢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伴。我想,当我能打开自己的各个感官,去沉浸在大自然里,去与周围的人联结,幸福感便油然而生。我们感受到幸福,便能更好地传递幸福,创造幸福。出发的那一天,李镇西老师在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谁剥夺了我们发朋友圈的自由?》在丹麦感受到浓郁的幸福,这让我每天都忍不住熬夜或者凌晨三点醒来回味、整理,写日记发朋友圈。传递幸福,我在行动着……05乐高乐园:全社会呵护的童年时光8月15日,我们离开了北茵菲民众学院,驱车前往比隆的乐高乐园 Legoland。作为世界上第一座乐高主题公园,它坐落在丹麦的比隆,距离乐高公司的总部不远。虽然我起初对成年人是否能在这里找到乐趣心存疑惑,但抵达后,所有的疑虑瞬间烟消云散。乐高乐园仿佛是一个迷你的童话世界,里面布满了由乐高积木构建的各种动画人物与故事场景、世界著名地标和场景,比如纽约的天际线、巴黎的艾菲尔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等。乐园内还设有多种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乐设施,包括旋转木马、过山车、水上游戏等。不仅如此,这里的魔力也唤醒了我的童心,我跟随着积木喷泉乐团踏歌而行,在小转筒上感受飞速旋转带来的欢愉。我忍不住通过视频连线与儿子分享这份喜悦,让他看看这些曾经陪伴他童年的玩具是如何被放大到足以包容各种年龄阶段人群的模样,大到可以容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无论是白皮肤还是黑头发,都可以在这里欢聚一堂,共享欢乐。我希望他感受到,即便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这份趣味和创意依然是宝贵的,继续保持自己内心可贵的纯真、善良、童趣与创造力。在乐高乐园里,还有一个现象格外引人注目,并且是一种常态:丹麦的家庭大多是由父亲带着孩子游玩。在这里,常常可以看到爸爸们或抱着孩子,或推着婴儿车漫步于乐园之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轻松和惬意的笑容。而妈妈们则得以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游览的乐趣之中。乐高乐园中的这一幕幕温馨场景,传递出丹麦社会对于性别角色分工的不同理解和实践。丹麦父亲积极参与育儿,这反映了丹麦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强调性别平等,鼓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育儿责任。据说,丹麦的劳动法规允许父母享有较长的产假和陪产假,以及灵活的工作时间,以便父母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与之相应的是,丹麦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儿童保育服务、教育补贴等,这些措施减轻了父母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家庭生活。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角色和职责的区别之大令人感叹。这一幕不禁让我联想到另一个颇具反差感的概念——“丧偶式婚姻”。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中,孩子的日常生活与教育几乎全由母亲一人承担,而父亲则常常忙于工作或创业,导致其在家庭中的角色相对淡化。于是,家庭中的关系问题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如胆怯、拘谨、自卑等等。我希望自己的这些感悟能够帮助更多父母,去思考如何构建更健康、更平等的家庭关系,如何更好地平衡家庭与职业生活。晚上,我们一行人漫步在哥本哈根的街头,享受着夜幕下的宁静与温馨,感受着丹麦人的烟火气。路上,天空突然绽放出绚烂的烟花,原来我们恰好赶上了哥本哈根骄傲节——这场专为庆祝多元性和自我表达自由而设的节日。也许,那些在常人眼中惊世骇俗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看,体现的是爱与尊重。06基础教育:教育的本真究竟作何模样?8月16日,是丹麦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在哥本哈根参访Lindevangsskolen学校,这是一所涵盖了从0到9年级的公立学校。纵览整个丹麦教育考察行程,每一处安排都反映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ANN老师的细致周全。为了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丹麦教育的全貌,整个行程完整地包含基础教育、青年学校、高中学校和民众学院。因此,我非常期待今天上午的基础教育考察活动。还未走进校园,我们就听到教学楼上传来一阵阵热情的问候——“你好、你好”,循声望去,只见教学楼上许多教室的窗户边上人头攒动,我定睛一看是一张张充满童稚的脸,那灿烂的笑容与蹩脚的中文形成了一幅最美的画面。校长在学校主楼大厅接待了我们,依次握手表示欢迎并介绍学校概况。这所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建立于1927年,现有约850名学生。在哥本哈根,这个规模的学校是比较普遍的,如在这个区内就有10所同规模的0-9年级公立学校。本次安排尤为贴心,我们可以深入课堂进行观摩,选择的分别为六年级的丹麦语法、三年级的英语、六年级的健康与食品和科学等课程介绍,最后再参观0年级课堂。采用的方式是10分钟课堂观察,10分钟交流提问,既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丹麦的教学方式,又不过度打扰学生的学习。校长介绍,在课堂上你会看到学生的声音非常大,不是音量大而是比重大,因为法律规定所有学校要听到学生的声音,这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和双向互动。每个班有22—26人不等,以丹麦学生为主,还有不少学生来自其他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在丹麦语法课上,老师正领着学生共读一本书,让学生通过书籍封面图案推测书本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课堂上,学生充分表达,依次回答,没有对错,课堂上流动的是孩子的想象力与判断力,还有教师倾注的情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紧接着,我们来到学校的图书馆深入了解整个学校的阅读情况。学校的图书馆是一个大宝库,书籍来源于国家图书馆。这里的图书根据理解难度分区摆放,形成一个个小的阅读区,高低错落有致,原来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差异摆放在不同高度,鼓励学生沉浸式阅读并每周借阅一本。英语课更是带给我们震撼与感动,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学生聚集在自己周围,学生的额头上粘贴着字母,相互念读嬉闹。教师介绍,越小的孩子,课堂教学越是游戏化,要让学生在互动中开口表达,在游戏中、歌曲中和对话中积累词汇,而不是正襟危坐地独自背诵。课堂上出现2名教师的现象引起我们的关注,原来他们的分工不同,有教师与教育者之分,教师负责课堂教学,教育者则是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看有没有学生落下,确保孩子的福祉。两者是平等的,同为学士,只是选修的不同专业。我们团队有人问出了一个中国式问题:“在你的课堂上,学生走神或者吵闹,你怎么办?”丹麦教师的回答让我们大开眼界且深思:“学生都开心地玩成这个样子,你会觉得他捣蛋吗?这里有什么问题吗?我们没有遇到过又捣蛋又不听课的学生。”从这个简短对话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对学生的理解不同,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期待不同。当学生是轻松愉悦的,全身心参与的,他的各种感观都会打开,自然更容易接收信息去想象创造,这是丹麦教师所关注的。食品健康课在专用教室进行,从六年级开始,每个年级都会开设这一课程。教室里,各种厨具一应俱全,课桌上摆放着所需食材,四周有烹饪的操作方式以及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学生正处于课间,他们热情充满活力地与我们交流着。据教师介绍,这一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营养搭配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菜品配置与运动需求的关系,知道厨房各种炊具是怎样运作,团队之间怎样合作,如何收拾厨房。面对不同国家的菜肴,怎样用开放的心理去尝试。这既是对味蕾的刺激,也是思维开放的表现。那一刻我感悟到,所谓国际视野,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舌尖上的具象体现,还有教室里的不同肤色以及整个国家开放与包容的程度。科技课有些出人意料,从教室的布置到Lis Zacho老师的讲解,没有高大上的装修,没有声光电的炫酷,也没有科技的神秘莫测,但一切却都是我喜欢的样子。科技教室是细长型的,一侧是一字排开的电子操作平台,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级的电视、电话、唱片等教具;另一侧堆放着乐高积木等材料,还有一个拆开的大型老式电视机躺在地上,正裸露着,十分醒目;还有一侧站立着当前代表科技前沿的机器人以及AI设备,这是可供编程教学区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间小小的科技教室却包罗万象,既能从历史的角度一睹科技发展的脉络,又有可以手动拆装的快乐体验,还能领略最前沿的编程技术。Lis Zacho老师一边讲解,一边不知疲倦地、不停地更换教具,甚至打开电脑展示编程教学的过程,她在尽全力完整地呈现自己的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她想方设法突破科技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去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没有反复多次彩排,更没有精雕细琢的描绘,这种真实的、丰富的课堂却令人十分动容,我想打动人的应该是每一节课折射出来的对学生真切的爱,是平等、是尊重、是个性、是好奇心……回想起在丹麦参观的每一所学校,老师们都给我一种同样的感受,我不想去用情怀描述,更想用热爱去表达,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热爱足以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果然,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们在0年级教室看到的教学也十分有趣,班级里一共有5个小组,每组4个孩子,他们的数学基础各不相同,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感受数学,比如有一个组用从大自然中捡来石头认识数,将数与生活联结;有一个组通过掷骰子认识数,了解数的不同形式;还有一个组连续掷两次骰子、写出算式进行加法计算;还有一个组的桌面上摆放着写有加法算式的小纸片,她们正在互动进行加法……教师们则是观察者与引导者,偶尔参与其中并适时点拨。这种尊重基础,回归生活,分组教学的形式让人心生敬意。短暂的丹麦之行已经画了句号,留存在我心里的均是美好:开放、包容、自由、尊重……我越觉得她的美好,我就越想将这一份美好传递出去,传递给我亲爱的学生、我的同事、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还有我深爱的祖国。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教育考察团在丹麦北菲茵民众学院(2024年8月14日)注:本文为王丹凤老师老师在丹麦访期间的教育观察笔记。来源:凤语微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