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这颗“最倒霉恒星”,究竟有多罕见?

   时间:2024-08-27 22:45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在浩瀚的宇宙中,隐藏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奥秘。近期,我国科学家在一项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的研究中,首次揭示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天文现象——“重复部分潮汐瓦解事件”。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还为我们揭示了恒星与黑洞相互作用的新篇章。而在这场宇宙大戏中,有一颗恒星因其不幸的命运而被科学家们戏称为“最倒霉的恒星”。

黑洞,作为宇宙中的引力巨兽,其强大的引力场足以吞噬包括恒星在内的任何天体。然而,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着物理定律的精妙安排。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各部分受到的引力与其距离引力源的平方成反比,这意味着恒星在接近黑洞时,其不同部位所受的引力差异显著,进而产生一种类似撕扯的“潮汐力”。当这种力量超过恒星自身的引力时,恒星便会被撕裂,形成所谓的“潮汐瓦解事件”。

据天脉网了解,“潮汐瓦解事件”发生时,恒星会被撕扯成细长的物质流,沿着螺旋形轨道环绕黑洞并逐渐向其坠落。这些物质在角动量守恒的作用下加速旋转,最终在黑洞周围形成一个高速的“吸积盘”。随后,通过复杂的磁流体力学过程,“吸积盘”中的物质被逐步输送到黑洞的“事件视界”之内,完成黑洞吞噬恒星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中释放的强烈电磁辐射,即使在遥远的距离上也能被观测到。

2022年2月,科学家观测到一次编号为“TDE AT 2022dbl”的“潮汐瓦解事件”,其位置位于猎犬座,距离地球约3.95亿光年。令人惊讶的是,2024年1月,在同一位置再次发生了类似的“潮汐瓦解事件”。这一罕见现象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的研究团队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大量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科学家发现这两次事件的光谱特征高度相似,尤其是恒星内部核合成元素的“超丰发射线”几乎一致。

“超丰发射线”是恒星被撕裂时释放到周围空间的元素在光谱中表现出的异常高丰度,这一特征如同恒星的“身份标志”。研究结果表明,这两次“潮汐瓦解事件”很可能源自同一颗恒星。科学家推测,这颗恒星可能原本属于一个多星系统,后因复杂的引力作用被抛出,最终被一个巨大质量的黑洞引力束缚,沿着狭长的椭圆轨道公转。这意味着,在其公转过程中,恒星有时会靠近黑洞,有时则远离,从而在合适的距离下发生“重复部分潮汐瓦解事件”。

可以想象,这颗恒星被黑洞捕获后,只能绝望地一圈又一圈地公转,每次靠近黑洞时,其物质便被部分吞噬,直至最终被黑洞完全吞噬。正因如此,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最倒霉的恒星”。值得注意的是,“重复部分潮汐瓦解事件”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天文现象,此前仅存在于理论中,从未在实际观测中得到证实。我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无疑对黑洞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我们对这一重大发现表示热烈祝贺,并期待未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能够揭开宇宙中更多的秘密,为我们带来更多关于宇宙奥秘的惊人发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