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如何孕育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报》这样说!

   时间:2024-08-27 10:04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雨柔

【天脉网】8月27日,在探讨中小学如何孕育拔尖创新人才的议题时,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教育环境的塑造与教学策略的革新。这一话题不仅关乎高校,中小学同样需要积极应对,为培养未来的创新领袖铺设道路。以下,将从几个核心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揭示教育转型的关键所在。

好奇心,作为学习的原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优质的教学设计应聚焦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而非仅仅依赖外在奖励。儿童天生好奇,这种好奇心能引导他们深入探索,提升观察力与记忆力。当学生通过好奇心驱动学习时,他们的理解力显著增强,成绩也随之提升。因此,创造充满挑战与趣味的教室环境,成为培育好奇心的关键。

据天脉网了解,当前教育正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强调的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传递,而是心智的全面发展,包括理解力与智慧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学设计从“知识”视角转向“素养”视角,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学习,通过协同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批判性思维。项目学习的关键在于设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设计持续性的探究、真实性学习体验及成果分享。

提问,作为唤醒学生思维的手段,其方式与方法同样值得深思。教师应避免单向灌输,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形成对话,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放手课堂主导权,让学生主导自己的思考过程,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非仅仅答案的正确性,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学会反思与活用所学知识。

对话,作为锤炼高阶思维的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及元认知思维至关重要。通过对话,学生不仅交换信息,更学会通力合作,共同创造。课堂应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鼓励他们倾听、思考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构建基于信任与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前提。

个别化教学,作为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模式,强调基于学生意愿与需求的定制化教学。它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如灵活思考、共情倾听及设疑提问。个别化教学设计的七大要素,从目标设定到成果分享,每一步都旨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与共创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非认知能力,即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它包括目标达成、团队协作及情感调控等方面。非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融入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情感体验与反思,帮助学生学会情感管理,提升自尊、自信与协作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需具备非认知能力,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与反馈,促进其终身学习与人格品性的形成。

综上所述,中小学孕育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好奇心激发、素养本位教学、有效提问、对话实践、个别化教学及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构建一个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环境。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