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网】8月26日,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深圳特区,自“从零开始”,历经四十四载风雨兼程,由小渔村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无数深圳企业,亦“从零开始”,激荡四十四年,终成各自领域的领军者;无数深圳企业家,同样“从零开始”,在这片创业热土上挥洒汗水与智慧,谱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图: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独家专访达实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刘磅)
随着今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4周年的到来,这座城市的辉煌历程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在这片创业的热土上,无数企业和个人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今天深圳商报《掌门访谈》栏目推出“深圳特区44载风云录”特别节目第一期:独家专访达实智能智能董事长刘磅,讲述他在深圳的创业传奇和深圳精神的传承。
刘磅“从零开始”:在深圳特区激荡三十年,见证时代风云的创业之路
刘磅,自称是一个来自安徽的“理工男”。他的求学生涯始于合肥工业大学,合肥作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所在地,是中国创新创业的启蒙发源地之一。刘磅回忆道,在大学期间,他们那一代人深受中国科技大学老师们从海外带来的先进理念影响,创新创业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他们订阅《深圳特区报》,通过这份报纸,刘磅第一次接触到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信息,深圳成为了他心中向往的创业热土。
从合肥毕业后,刘磅来到了湖南长沙,在中南大学继续攻读计算机控制专业的硕士学位。1988年,刘磅硕士毕业后,便毅然选择了深圳作为自己创业的起点。那时的深圳,虽然还只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和尘土飞扬的街道,但已经散发出了不可阻挡的活力和魅力。
初到深圳,刘磅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刘磅回忆道:“我记得我来到深圳的第二天,带来的派遣费就被小偷偷光了,小几百块钱,我是真正的是从零起步。我见证了深圳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现在。而我创办的达实智能应该说也是深圳人成长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深圳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图:深圳达实老厂房照片)
达实智能“从零开始”:名字背后的创业故事与理念传承
在深圳特区的发展历程中,刘磅和达实智能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他们见证了深圳从“三来一补”到高新技术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也亲身体验了深圳在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在深圳的最初几年,刘磅主要从事贸易和代理销售业务。他利用深圳特区独特的地理和政策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为企业的早期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资金和经验。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刘磅意识到,单纯依靠贸易和代理销售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于是,他开始谋求转型,将目光投向了建筑智能化领域。
1995年,刘磅正式创立了达实智能,并将企业定位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提供商和服务商。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刘磅的带领下,达实智能逐渐发展成为建筑智能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谈及达实智能的创立,刘磅感慨万千。他回忆道,当初创办达实智能的初衷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愿景也在不断升华。“达”不再仅仅是个人的发达,而是要兼善天下;“实”也不再仅仅是诚实务实,而是要永远依道而行,为客户创造价值。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着创始人刘磅深厚的创业情感与理念传承。据刘磅回忆,达实智能的名字起源于他在中南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时期的一段经历。当时,他与其他两位管理系的硕士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个研究生会的工室。在给工室起名的过程中,他们想了很多富有发财寓意的名字,但都被一位校领导否定了,这位校领导认为,年轻人不应该总想着赚钱,而应该注重诚实、务实、创新的精神。“于是,他赐名‘达实’,寓意着要老实、诚实、务实地创造财富。”
(图:2010年6月3日,刘磅带领达实智能在深交所上市)
这个名字深深打动了刘磅,他认为这不仅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鞭策。在后来的创业过程中,刘磅始终将“达实”二字铭记于心,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如今,“达实智能”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建筑智能化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它不仅代表着企业的实力和品质,更蕴含着创始人刘磅对创业精神的坚守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深圳“从零开始”:摩天大楼数量全球第一,超高层建筑AI新潮流大有可为
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扎根三十年,刘磅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低碳、更智慧、更温暖、更光明的工作生活环境。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刘磅在谈及深圳超高层建筑时,他自豪地表示:“深圳是世界上200米以上高楼最多的城市,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深圳的城市实力,更为建筑智慧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图:位于深圳南山科技园的达实大厦)
2019年,200米的达实智能新总部达实大厦在南山科技园落成,达实大厦成为中国首座超高层“双标准、三认证”绿色建筑大厦。2021年,成为深圳首个碳中和建筑。刘磅介绍,达实大厦不仅实现了碳中和,成为了全球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的一个标杆,我们更是将达实大厦作为公司的‘实验室’,和最新研发的建筑智能AI技术的‘大模型’。”
(图:用建筑AI技术管理的达实大厦,运营平台全程可视化。周良成/摄)
AI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是达实智能的一大亮点。刘磅表示,AI技术可以提高人在空间中的工作效率,挖掘人心中的潜能,激发人心中的无尽能量。他举例说,通过AI算法管理电梯,可以显著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未来,深圳超高层建筑智能AI领域大有可为,通过建筑AI技术、物联网技术,能够为人们营造温暖、光明的空间,可以激发人心中的大我,引导人抚慰心中的小我。”
(图:达实大厦获得的荣誉。周良成/摄)
展望未来,刘磅表示,达实智能将继续深耕建筑智能化领域,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服务,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他也希望达实智能能够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空间营造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深商“从零开始”:在深圳这片创业的热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谈及最喜欢的书,刘磅毫不犹豫地提到了王阳明的《传习录》。这本书所蕴含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对刘磅的创业历程和企业经营产生了深远影响。刘磅表示,他特别喜欢阳明先生所说的“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句话让刘磅领悟到,物联网技术的本质并非简单地链接、控制或改造万物,而是唤醒万物,与人和万物互联互通,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环境。
“致良知”这句名言也一直激励着刘磅不断前行。他认为,向内清澈自己的良知,然后向外发用自己的良知,就能够所向披靡。这种力量不仅能够帮助个人实现自我超越,还能够引领企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达实智能智能董事长刘磅)
作为一名来自安徽的深圳企业家,在刘磅看来,徽商精神与深商精神虽然诞生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但二者在本质上却有着诸多共通之处。徽商精神,作为中国最古老商帮之一的精髓,强调的是“贾儒相融”,即商业与文化的结合。刘磅认为,徽商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始终不忘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这种精神在今天的企业创新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而深商精神,则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所在。刘磅用“来了就是深圳人”和“敢为天下先”来概括深商精神。他认为,深圳的包容性和创新性是吸引无数创业者汇聚于此的关键因素。异同之间,刘磅看到了两种精神的互补性。徽商精神的稳重与深商精神的活力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当代企业家应有的精神风貌。
对于年轻的创业者,刘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年轻人首先要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热情,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刘磅强调年轻人要学会利他。在他看来,只有先考虑如何为他人创造价值,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利他的过程,年轻人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和资源支持,还能够培养出更加宽广的胸怀和视野。
在本次采访的最后,刘磅鼓励年轻人在创业的道路上保持初心和热情。他说:“只要你们心中有梦想、有勇气、有行动,就一定能够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深圳商报《掌门访谈》栏目专访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访谈实录:
近日,深圳商报《掌门访谈》栏目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南山科技园的达实智能总部,在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记者喝着刘磅从安徽老家带来的猴魁茶,听他讲述了在深圳三十多年的创业故事。
(图:达实智能智能董事长刘磅)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这是我们安徽的最好的茶,叫猴魁,所有绿茶当中只有猴魁的叶子这样大,别的茶都是越娇小越好,猴魁是越大越好,越雄壮越好,绿茶,比如西湖龙井叶子就很小,其他绿茶都是叶子越娇小越好。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刘董事长,您是哪里人?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我是安徽人,皖北宿州。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刘总,我想首先请问你一个问题,达实智能在深圳是从哪一年开始创业的?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达实智能成立是在95年,所以到现在马上就要将近30年了,就当时叫达实自动化,后来中间把它演变成达实智能,将近30年来“达实”这两个字是一直没有变。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您怎么理解这两个字?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达实”两个字是诠释达实成长历史的最好的两个字。当年我创办达实的时候,我那个时候的动力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那么这个“达”就是我自己要发达。“实”就是要老实、诚实、务实,去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这就是第一段,开头的5年。5年之后,到2000年,我们那时候又募集了风险投资,开启了第二个阶段,我们把它诠释成“达”则兼善天下,“实”则恒心如一,也就是说做任何事都应该老实,诚实务实,但是做企业家应该坚守战略,恒心如一。“达”简单的是自己要发达,但是按孟子讲,达则兼善天下,那么还要带领弟兄们一起改变物质生活水平才叫“达”,这就进入了第二段。
在6年前,2019年,我们又进入到了第三段,就是“达”不再简单的理解成创造物质生活水平与大家分享,这个还不是真正的“达”,我们加以升华,“达”则兼善天下是不仅创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奔向幸福生活,要追求精神价值。“实”也不是从自己的企业的利益出发,要坚守企业的战略,而应该是把客户装心里,永远以道而行才叫“实”。如此我们就可以用“达”和“实”两个字,我们的商号来极简的诠释达实成长的三段历程。
第一段为自己,为几位创业者,我把它总结为“体力驱动”,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跑。第二段,还为弟兄们,这个叫“脑力驱动”,和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起为客户服务。第三段我们说是“心力驱动”,不仅和员工,而且和投资者和我们的客户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一起奔向幸福生活。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我们刚才品尝了您家乡的安徽猴魁茶,听您回忆了您在深圳创办达实智能的三段历程,前后将近30年。作为一名在深圳创业的徽商,您还记得第一次到深圳是哪一年吗?当时是一个什么印象比较深?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我当年来深圳是1988年,我的发展成长的经历很简单,我自己是安徽人,在安徽读的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我是学的计算机控制,从合肥工大毕业,我就到了湖南长沙,在中南大学继续读计算机控制的硕士学位。硕士毕业之后,1988年毕业之后我就来到了深圳,然后一直在深圳创业。
我记得我来到深圳的第二天,带来的派遣费就被小偷偷光了,小几百块钱,我是真正的是从零起步。我见证了深圳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发展,“达实”应该说是深圳人成长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深圳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创业的初期,我们甚至都认为知识越多,使得你越贫穷。那个年代的深圳没有房地产,没有金融,没有产业,有的只是一个贸易,国家给的深圳政策,所有的进口的科技机电产品都在深圳来进口,深圳就是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之下,借助香港的特殊的地位迅速成长,所以那时候我们创业开始第一步就是贸易,就是代理销售。
深圳的高科技企业基本上都是这种业态,在第一个阶段完成之后,全国各地都在改革开放了,北京、上海也可以进口了,深圳开始了第二阶段叫做来料加工。把海外的东西拿过来,加工之后再销售出去,增加了附加值。达实那个时候就从代理日本的工业控制器开始,进入到了系统集成业务。和生产企业的来料加工一样,把国外的控制设备买过来,加上我们的应用软件,然后再应用到内地的大量的市场当中去。
(图:1988年,硕士毕业的刘磅勇闯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作为一个研究生,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来到深圳?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这个问题就问的有历史。我读大学的时候是在合肥,那个时代合肥是全国第一批双创的起源地,当年我们那一代人创新创业的启蒙发源地就是在合肥,因为合肥有个中国科大,这些老师从海外回来,经常去各大学去演讲,然后激发了那时候的我们,创新创业在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我们那时候在大学的时候就订《深圳特区报》,我们在81年的时候就看到了《深圳特区报》,所以那时候我们埋下了自己将来要创业的种子,硕士毕业,当年的深圳有点像战争年代的延安一样,是创新创业青年向往的一方热土,一个高地,所以自然就来到了深圳。
(图:研究生时代的刘磅与同学共游杭州西湖)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报纸上的什么样的信息吸引了您深圳?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应该是整个改革开放的那些信息,那一份热血沸腾的场景,使得全国的这些有志青年大家都想来深圳,来投奔这份创新创业的热土。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我们知道您在1995年创办了达实,您当时在起这一个招牌、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当时是怎么想到这两个字的?是不是想到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没有。那个时候想到的是自己怎么改变物质生活水平,这两个字的起源还要往前推,推到我在中南大学,当年在中南工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因为来自合肥,来自创新创业思潮的发源地,所以我到了长沙读研究生的时候,进入研究生会,我就没干别的,我就和两个管理系的硕士同学一起创办一个研究生会的工室。
记得我们起了很多发财的名字,有位校领导讲,这小朋友总想赚钱,这个不好。“赐名”达实,希望我们要老实诚实务实的创造财富,这个就是当年在中南大学研究生会的工室,取名叫“达实”。
我毕业后在深圳摸索创新道路,7年后创办自己的公司,当时又起了很多发达的、发财的名字,大概有几十个到工商局都被别人注册了,脑海当中“达实”两个字又冒出来了,我们就用了“达实”两个字。从我们创业之初,一直到今天,一直用着当年那位校领导给我们取的名字,当时的含义就是要务实的、老实的、诚实的来创业,来提升和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您可否简单介绍一下达实智能目前主要有哪样的一些产品?在行业中是一个什么地位?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我个人是学计算机控制的,今天的科技术语来讲就叫做物联网技术,我就把物联网技术用在建筑领域。在建筑智能化这个行业,我们是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领先者,未来我们要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各种智慧空间的营造,来为人们提供更低碳、更智慧、更温暖、更光明的工作生活环境,这就是我们的主营业务。
(图:达实大厦)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您当年为什么想到瞄准建筑的智能化这一个赛道?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我那时候选择建筑领域是比较早的,因为建筑领域当中没有“国家队”,很多行业都有自动化、智能化的“国家队”,比如:冶金自动化、化工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轻工自动化,唯独建筑方面没有楼宇自动化“国家队”。而且我们当时预判到随着国家规模化的高速的成长,建筑作为一个支柱产业会有几十年的高速成长,又没有“国家队”,又是一个巨大的高速成长的市场,我们就把目标聚焦在建筑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在建筑里面的应用,那么这样就开始了自主创新的历程。今天看来,这是一个吻合国家发展的规律、吻合技术应用的趋势的战略选择。
(图:达实大厦窗外风景,俯瞰深圳大学校园和南山科技园。周良成/摄)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您看,我们这时候采访的您办公室的窗外,就有很多高楼大厦,是不是深圳这40多年来的摩天大楼的建设,也为您从事建筑智能化这个领域提供了舞台?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确实,深圳今天是世界上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城市,有具体的一个统计数据,叫做200米以上建筑的数量,深圳在全球最多。北上广深中,把北京、上海、广州三家加起来没有深圳一家多。世界上对于一个城市的现代化,还有一个指数叫摩天指数,摩天指数也是200米以上大楼的数量的一个加权值,深圳也是全球第一。
(图:达实智能大厦窗外风景,可以眺望深圳湾。周良成/摄)
未来再过若干年,按照现在的发展的趋势,除了中国之外,全球所有的200米以上的建筑之和可能都没有深圳一家多,深圳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先行先试”“民族复兴”,深圳是在我们国家民族复兴这么一个伟大征程当中排在最前面的一个标志,它是一个全球最现代化的城市,这个方面的一个标志,就是200米以上建筑的数量和质量。“达实”就是从事这个领域的。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您在深圳为这么多的楼宇的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做了贡献,哪一个楼是您最觉得最印象最深刻,或者说是最满意的?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基本上深圳的超高层建筑都有“达实”或多或少的产品服务的贡献,但是要说最令我满意的就是这栋达实智能大厦。达实智能大厦就是标准200米超高层建筑,我们当年应该是全深圳第一百座200米以上的建筑,现在深圳应该是有200多栋200米以上的建筑,而这一栋楼的智能化,不仅在深圳,在全球也是排在最前面的。
那是因为我们把这栋建筑做成了一个“实验室”,我们投运了已经有5年多,每年、每季度、每个月我们都在迭代升级,达实智能大厦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新产品、新解决方案、新应用的大型实验室。全球我们的同行没有任何一家拥有这么一个大型实验室。
(图:达实大厦获得碳中和证书。周良成/摄)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我刚才参观展厅的时候,我发现达实智能大厦是深圳首栋碳中和的建筑,而且获得了很多国际和国内的荣誉。我想请教一下您,这栋大楼是怎么实现碳中和的?有哪一些黑科技?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要实现碳中和,大的角度来讲,包括几块,首先是它的建筑设计和建筑外维护结构;第二是它的里面持续运营的机电设备的节能;第三是这个大楼里人的行为管理的节能。达实公司的业务服务范围在第二和第三,就是大楼里的机电运营设备如何处于一个节能的运行状态。还有大楼里面的人的行为管理的节能,比方说即使设备再节能,如果开着窗户用空调,是无法真正节能的,这是人的行为的管理的节能。
在设备的技术节能、人的行为的管理节能这两个领域,我们都把它做到了极致,用达实自主创新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做到了极致之后,我们还是有能源的消耗,电能的使用折合成二氧化碳,我们每年还排放4000吨二氧化碳,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购买碳汇的方式与我们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中和。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要想实现建筑的“碳中和”,在前期的建筑智能化投资方面,是不是要花很多钱?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建筑的碳中和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从经济角度来讲,我们当时比同类的超高层建筑至少节能25%,这25%的相当于有将近300万的经济价值,每年就能减少300万的电费,这是一笔经济账。10年就是3000万,整个大厦的节能投资方面,可能一年两年就收回了。这样子它是一个省钱的事,从经济上是算得过来账的。
在社会责任上,我们上市公司要发表独立的ESG社会责任报告,我们自己率先垂范。去年我们的ESG报告在中国上市公司当中也获得了优秀表彰。
(图:用建筑AI技术管理高层建筑电梯。周良成/摄)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另外想请教一下董事长,去年开始AI在全球都非常的火,在建筑领域有没有用到AI技术,比如说这栋达实智能大厦有没有用到AI技术?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在设备技术节能上,我们这栋大楼就用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AI全局优化算法。我们这个技术设备的节能分三个层面,其中,第一个层面,简单来讲比如通过变频器控制压缩机制冷,人少的时候将转速转慢一点,耗电就低一点,这是一种节能。再高一个层面的节能,例如达实大厦地下负1层有4台中央空调主机,什么时候开几台,每台的加载减载的控制,在以前是要一个有经验丰富的水暖工来管理和控制的,而且要把握工作日和星期六、星期天不一样,要提前多久开启,这都要丰富的经验。我们现在是用计算机控制,叫主机群控,开哪一台开多少,提前多久开,提前多久关,都是用计算机来去管理和控制,这是第二个层面。
(图:达实大厦空调省电小细节。周良成/摄)
第三个层面,我们是把整个大厦核心的能耗设备建立它的数学机理模型,然后用过去5年的运行的数据来训练它。训练之后,AI每10分钟给我提供一组控制参数,下发到各个控制设备。我不一定保证局部的主机节能是最优、冷水系统最优、冷冻系统最优,但是我能保证这个算法是目前超高层建筑的全局最优。特别是中央空调的节能方面,已达到中国乃至世界上超高层建筑节能最高的水平。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难怪你说达实智能这个大厦是一个试验场,而且从财务的角度来讲,每省一块钱,销售部门可能要去赚10块钱,因为他卖出去的东西还有成本,还有各种各样的费用,但是节省的每一分钱都是真金白银的。那么达实的这份实践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是的。我们讲社会到2030年,2060年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我们深圳来说,最突出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通常我们讲碳排放,碳节能有三个领域。包括,企业生产的用能,交通的用能,工作和办公的建筑用能。而深圳在这三大领域中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建筑能耗,建筑能耗在深圳是在三大能耗当中排第一的,这可能跟深圳的超200米的高楼世界第一,以及深圳的经济结构有关。
深圳是依赖科技创新成长的城市,不是靠大规模的传统能源驱动的城市。未来到2060年,按比尔盖茨的说法,整个世界的建筑会翻一倍,这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建筑节能是很难办到的,它是极其碎片化的,合起来又是巨大的能耗,无论是奖励、处罚政策都难以生效。我们现在在积极的做探索、做实践,希望再过几年,我们的实践和探索能够为深圳市、为全国提供实践的经验。事实上我们也一直没有停止这方面的实践。
10年前,深圳的市民中心由达实公司出资进行中央空调的节能改造。在过去的十年当中,节省的中央空调能耗,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通过节能带来的收益,当年投资的钱早已全部收回,成为了深圳的公共建筑节能的典范,也带动了深圳几百万平米的公共建筑节能的推进。
(图:达实智能研发的建筑AI管理设备的可视化屏幕。周良成/摄)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我还想请教您关于AI的问题,在这种建筑智能化或者是建筑碳中和方面,AI技术将如何应用?未来的趋势您怎么看?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AI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在建筑领域,我指的是一个泛建筑领域的概念,包括像我们这样的写字楼的建筑,办公建筑,也包括医院建筑,埋在地下的地铁,以及数据中心建筑等。
对于这些建筑空间AI的应用,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的应用。第一个是我们刚才讲到在低碳方面的应用,AI技术将提高我们人在空间当中的工作的效率。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建筑里面都有电梯,高峰期电梯都是不够用的,这看似无解的一个问题,买多少部电梯似乎都不够,因为在高峰那一段,它的负荷是非常大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我们的智能控制AI算法。电梯之所以跑得慢,是因为每停一层,每进出一个人,都要等候开关电梯门的时间,我们可以用AI算法把历史数据加以统计加以分析,自动测算我们这一栋建筑高峰期时在哪一层停多久、哪些层不停,就能够带来整个建筑电梯运行效率的最佳。用AI算法计算,并通过电梯交互屏,告诉你这部电梯这一刻处于什么状态,让你知道高峰期之后会恢复正常。我用电梯这个例子就是说AI可以在人的办公的环境、工作生活环境的效率提升方面有用武之地,这是第二个层面。
上面只是提高人的效率,提高效率只是量变。如果你能挖掘人心里边的潜能,激发人心中的无尽的能量,这是质变,是第三个层面。如何用物联网技术AI技术营造一个温暖光明的空间,激发人心中的那份大我,引导人抚慰人心中的那个小我,这样的话会在人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发生质变,那如此就会得出达实智能的、我们的企业使命就是营造一个智慧温暖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比方说你现在到我办公室门口,我用手机发一个“欢迎深圳商报《掌门访谈》栏目组的记者光临达实”到我门口的交互屏上,那瞬间你会感到很温暖。
(图:董事长办公室的门禁屏变成了一个随时分享阅读和思考的互动屏。周良成/摄)
所以AI在建筑上的应用我觉得可以分这三个层面,在低碳层面,在智慧层面,在温暖人心层面。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我们《掌门访谈》栏目,每期都会问嘉宾同样一个问题,就是说您最喜欢的一本书、或是最推荐的一本书是什么?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不仅是喜欢,而且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应该是王阳明的《传习录》。阳明先生是500年前的圣贤,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给我带来了无尽的能量。我们公司是做物联网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物联网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有的人说物联网链接万物,还有人说物联网是控制万物,还有人说物联网改造万物。我觉得都不是非常的准确,我思索了两三个月,还是阳明先生的一句话给我启发,王阳明说“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这句话给我带来一个感悟,物联网不是链接万物,控制万物,改变万物,物联网是唤醒万物。物联网唤醒万物是为了把人和万物互联互通,来营造一个互相砥砺成长的环境。就是刚才我讲的低碳、智慧、温暖、光明的空间,这就帮我们明确了战略定位,要营造一个低碳、智慧、温暖、光明的空间,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说到安徽,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徽商,徽商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今天很荣幸能够采访到一位在深圳的徽商,那您怎么理解徽商的精神呢?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徽商是中国最古老的商帮之一,有一种说法说是十大商帮之首,它和晋商和浙商有着很明显的差别。简单地说徽商是“贾儒相融”,“贾”是商人,“儒”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今天,对于我们现在企业创新也极具现实意义。所谓“贾儒相融”在今天把西方的管理科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徽商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徽商就主张要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叫做“贾儒相融”。所以在今天提倡徽商核心的价值基础,对于我们在今天再出发,寻找心中的创新的动力是极具意义的。在深圳,安徽的企业家非常多,比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迈瑞医疗创始人、董事长李西廷等。
(图:深圳商报《掌门访谈》栏目组与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合影)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您们把徽商的精神和传统就带到了深圳,那么,您在深圳创业三十余年,您觉得“深商”的精神是什么?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深圳的有一句话叫“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是一个包容的城市,这是我们深圳区别于其他城市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当然,包容带来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创新,广东人最早就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觉得“来了就是深圳人”“敢为天下先”,合起来造就了我们深圳这一块创新的高地、创业的热土。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如果用三个词来概括您的性格,您觉得是哪三个词?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一个是“儒商”,我们学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是“创新”,我们是做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是靠技术创新成长的。第三个应该说是勤奋,几十年如一日勤奋的去工作,勤能补拙。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您有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或者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应该是“致良知”。“致良知”三个字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我们向内清澈自己的良知,然后向外发用自己的良知,就能够所向披靡,“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深圳商报记者周良成:对于年轻的这种创业者、年轻人,您有哪样的一些建议?
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要苦练内功,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今年一次性来报到的就有40位应届毕业生,我给大家讲,先不要考虑自己的成长的路线、发展的轨迹,先想到自己怎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对团队、对公司有价值的人,成为一个能够做出贡献的人。这是融入深圳,融入企业、融入团队最好的契机和方法。先考虑怎么能够利他,在利他的过程当中,自己自然而然就能成长了。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