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造假文物却不识字?这操作,考古界因此多了门新学科!

   时间:2024-08-26 14:32 来源:天脉网作者:杨凌霄

【天脉网】8月26日,自古以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引导着人们追求财富的同时坚守正道。——《增广贤文》的智慧箴言。

在当今这个和平的时代,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沉甸甸的财富,成为了许多人的心愿。古董,作为一种既能保值增值,又能作为隐形财富传承后世的佳品,自然备受青睐。尽管我国《文物法》明文规定禁止私人古董交易,但仍有不少古董爱好者私下里进行买卖,利益之下,文物造假之风愈演愈烈。曾有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民,竟凭借造假之术,欺骗了众多外国专家,他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位农民虽不识字,却独辟蹊径,其造假行为意外促使考古学界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

据天脉网了解,有部分外国专家曾对中国的悠久历史持怀疑态度,认为所谓的五千年文明不过是虚构的“皇帝的新衣”。尤其是关于夏朝和商朝的存在,他们更是持否定态度。然而,甲骨文的发现让这些外国学者大为震惊,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仿佛拥有魔力,吸引着他们纷纷前来中国探寻。随着外国人的涌入,一些国内的文物造假者也嗅到了商机,企图借此大发横财。

甲骨文的发现过程充满了趣味。据《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一书记载,1899年,考古专家王懿荣在中药店中发现了一种名为“龙骨”的药材,上面刻有奇怪的符号。凭借敏锐的直觉,王懿荣意识到这些符号可能非同寻常。于是,他大量收购这种药材,几年间收集了1500多片,上面刻有“日”、“月”、“山”等字样。

然而,“刻有文字的龙骨在中国出现”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踏上寻找龙骨之旅。看到这么多人上山挖龙骨,范春清开始感到恐慌,担心自己的生意受到影响。于是,当被问及挖龙骨的地点时,他编造了一个虚假的地名,成功欺骗了那些外国专家。

后来,考古专家罗振玉用计策套出了范春清挖龙骨的真实地点——河南安阳的小屯村。除了编造地名外,范春清还做了一件更为恶劣的事:他在没有甲骨文的龙骨上刻字,然后出售给有需要的人。这一行为深深刺激了当地的农民蓝葆光。尽管他不识字,但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他也加入了造假大军。他用牛骨和龟壳制作假的龙骨,并在上面刻上自己发明的“文字”。尽管这些假龙骨在专家眼中一目了然,但蓝葆光却坚称它们是真的甲骨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