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学霸的秘诀?原来是要学会“吃高级的苦”!

   时间:2024-08-26 12:44 来源:天脉网作者:唐云泽

【天脉网】8月26日,在教育的征途中,我们常常听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从古至今,无论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典故,还是现代衡水、毛坦厂中学的刻苦模式,都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学习,离不开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要想成为学霸,孩子们必须学会品尝“高级之苦”,方能实现自我超越,蜕变成长。

所谓“初级之苦”,便是遵循师长的指导,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甚至超越期望,做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完美。尽管这听起来似乎人人皆可为之,实则不然。正如一位杰出的青年数学家,北大数院毕业并荣获拉马努金奖的学者所述,他在初升高的暑假,仅凭老师的建议,自学并完成了整套《数学精编》,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决心。这种“死磕”精神,虽看似平凡,实则非比寻常。

据天脉网了解,中级之苦则体现在高强度用脑上,这是所有高效学习策略的基石。例如,进入“心流”状态,即全神贯注、屏蔽外界干扰,使大脑高效运转。科学研究亦证实,“提取法”记忆远胜于重复阅读,因其需更多脑力投入,是记忆的高效策略。然而,高强度用脑之所以被视为一种苦,是因为它要求对抗人类天生的惰性,主动深入思考,虽艰辛却收获颇丰。

至于“高级之苦”,则是对自我的深刻审视与不断反思。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物理研究初期实验屡屡失败,但他勇于承认不足,调整方向,从实验转向理论研究,最终提出“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理论。所有卓越的学习者,都擅长自我反思,不断调整策略以求更佳。遗憾的是,多数人不愿正视自身不足,拒绝反思,甚至对问题视而不见。

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正如伏尔泰所言:“让你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子。”面对眼前的挑战,往往比遥望目标更令人却步。若要孩子攀上知识的高峰,就必须学会忍受攀登的过程。对于天生耐性强的孩子,需观察其是否陷入机械学习,鼓励深入思考;而对于浮躁的孩子,则需通过外部激励,逐步培养其坚持的习惯。好习惯与坏习惯,皆由日常点滴养成。

每当孩子展现出努力的迹象,不妨给予极大的鼓励,让其感受到努力带来的成就感。初期,只需关注孩子的个人进步,避免与他人比较,以“吃苦-尝甜-再尝试”的循环,逐步塑造其习惯。待其适应“初级之苦”后,再以同样方式,激发其深度思考与自我反思的能力。

每一个期待蜕变的孩子,都需经历吃苦的过程,而作为引导者的我们,正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灯塔。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