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写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之前所欣赏爱怜之物,不过是抬头眨眼的功夫,就已经散落逝去,变作是陈旧的遗迹。
荣华哪会是没有尽头的东西呢,万事万物终归遵循自然的道理,即便站在食物链顶端,作为万物的灵长的人,一样不曾例外。
古人构建陵墓的时候,究竟有什么想法呢?秦始皇修建始皇陵,汉武帝修建茂陵的时候,究竟抱着什么样的心理呢?
生死,终究是每个人都难以绕过的一个坎,无关于身份,老子学究天人,古之先贤,西出函谷后,谁知埋骨何处?嬴政并吞六国,北驱匈奴,南平百越,功业可流芳千古,但是尸骨却难免鲍鱼之臭。
帝王修建陵寝,除了因循守旧,恐怕还是不甘心自己身为这偌大天下之主,到头来还是免不了黄泉路上望乡愁的命运。
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寝修建起来,何其繁华?秦始皇凿空骊山营造出来的秦始皇陵,冠绝千古,汉五陵,唐十八陵,极尽奢侈,不过枯骨所居处。
王勃写下那篇名传千古的《滕王阁序》的时候,李渊的爱子,滕王李元婴早已经作古,葬在陵墓之中,唯有长江奔流不息。
面对生死,不论古今,能够达观看待的,终归是少数,不然魏晋南北朝时候,也不会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情况,相信轮回来生,不正是因为生人畏死吗?
荆州一座西汉的千年古墓之中,曾经出现过诡异的一幕,棺盖上浮现出灰色的人影,吓坏了众人,以为是古尸投影,不过分析之后发现,是霉菌造成的。
真相有时候就是如此残酷,剖开繁华的墓室,舍去显赫的生前,能够见到的,不过是一具霉菌斑驳的尸骨而已,这才是死亡的本质,彻头彻尾地归于尘埃。
就像白居易悼念好友元稹时所写的诗句,大意是你在九泉下被泥土消磨尸骨,我寄居在人世间满头华发。
到百年后,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说陵墓有何用,大概在于可以作为后世研究的材料,以便于后人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逝者所处的年代,使得一些典籍不至于消亡于战火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陵墓的作用还是不小的。
至于对墓主本人来说,大概只能在生前当作一份宽慰,死后安慰亲朋,让后人有个祭奠的所在而已。
皇帝的陵寝,随着王朝更替,只不过是惹来盗墓贼的觊觎而已,李唐、赵宋的后人,早就不知何处。
陶渊明的那句“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其实就是对帝王将相的执迷,最好的嘲讽,名利荣辱,千年之后,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扶摇觉得,与其纠结于死后,不如着眼于眼前事。
你如何看待人生的生死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