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状元”无缘清北?分数够985却上二本?中高考这些隐秘信息,一定要早知道

   时间:2024-08-25 19:03 来源:米粒妈频道作者:杨凌霄

文 | 米粒妈

今年中高考已经结束,该录取什么学校,都已尘埃落定。

但很多谜一般的结果,现在看来,仍然让很多家长大呼“看不懂”

比如,今年山东省“文科状元”(选科政史地),不够清北投档线,据说打算远赴香港,去读香港中文大学。

还有,今年高考出现不少分数明明能进985,最后却选了二本学校,分数够得上211,却上了大专的情况。

这种现象不能说比比皆是,但确实也不少。

米粒妈觉得,作为孩子在小初阶段的家长,绝不能只顾低头鸡娃,等到了中高考的时候,一抬头,外面天都变了,那咱们孩子付出多年的努力,不都白费了么?!

先来说山东这位文科“省状元”上不了清北的事儿。

其实说“文科状元”并不准确,因为山东省的新高考采取的是3+3模式。

前面的3,指的是语数外,后面的3,指的是“物化生史地政”里任选3科,你想怎么搭配都行。

这就意味着,没有绝对的文理科,因为你可以选“化学+历史+政治”,像这种,到底算理还是算文呢?

之所以说山东这个孩子是“文科状元”,是因为他的选科真的是纯纯的文——政史地,而在选这三科的考生中,他的总分685,全省最高。

但你再看一下不分科的整体排名,一下子就落到了全省253名。清北一共就招那么点人,排200名开外肯定没戏呀。

实际上,不管怎么选科,最后大家都在一起排名,选物化生的,跟选政史地的,在同一条赛道,一起竞争,最关键的是,排在这位同学前面的绝大部分人在选科上都选了物化。

理科如果学得好,是绝对能拿满分或超高分的,但文科就不一样了,文科分数太低不容易,太高更不容易,在腰部竞争有优势,但在头部竞争中,绝对会败给选纯理科的学霸。

另一方面呢,高校各专业在招生时,要求物化的占绝大多数,要求文科的少之又少,大多纯文科专业,甚至没有选科要求,也就是说,选物化生的考生,一样可以去学法学、哲学,甚至小语种。但你如果没有选物化,专业的大半壁江山都没了。。。

人大对北京招生要求,只有三个专业要求选政治,其它要么要求物理+化学,要么没有选科要求

不排除有很多选了物化的考生,为了进名校,去选择哲学、历史、社会学等文科专业。反正谁总分高,谁就有话语权。

山东以外,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也都是3+3模式。

除了3+3,还有另一种新高考模式是3+1+2,全国20多个省份都这么考,语数外必考,然后历史和物理2选1,就是中间那个1,剩下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选2,就是最后那个2。

看似大致分出了文理,但我看过各高校对江苏的招生要求,也是一样的,一半儿专业要求物理+化学,一半儿专业没有选科要求(谁都能报),只有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两三个专业,要求选政治,还有那么两三个专业要求选历史。

北大和人大对江苏招生要求,标黄的是要求选政治的,其它要么要求物理+化学,要么没有选科要求

所以米粒妈一直跟大家说,不要看物理到八年级才开课,就觉得不是主科了。不要看北京中考取消小四门了,就觉得孩子学不好化学无所谓。

要知道,从今年的高考招生来看,可是物化捆绑的。在理、工、农、医4大门类的专业中,九成以上要求同时选物理、化学。

全国高校对新高考各省市招生专业选科要求(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要求选什么科目),我都给大家整理好了。

所以选科这件事,一定要多重准备,不能孤注一掷,物化学好了,未来孩子会有更多选择,“不去选”和“不能选”,是两码事。

怎么选科、物化怎么学,今天就不多说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后面我单独写。

咱们再来说说今年高考另一“未解之谜”

今年出现不少分数能进985却选择了二本学校的情况,还有够211分数最后选大专的。

这种神操作,是不是看不懂了?!

但如果你看到他们选的是什么学校,就不惊讶了。

比如北京警察学院,虽然是二本大学,但今年北京考入这所学校的前两名,分数分别是647、641,确实能上985了。

不只是北京,今年很多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一路走高,甚至超过了211、985的线。

浙江一个考生,高考分数672分,明明能上浙大,却选择了浙江警察学院。

说到底,因为有编制。

咱们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名校,但好学校并不等于好工作,它只是好工作的敲门砖。这几年经济形势不景气,大环境不好,应届大学生、研究生又一年比一年多。不少毕业生,毕业即失业。

前段时间米粒妈写了一篇《“烂尾娃”遍地,北京中产父母已放弃鸡娃?!》,评论区直接被刷爆了。

如果家里不着急孩子找工作赚钱,有一些就会曲线救国,先读个研,或者出个国,先缓一缓。

以前用人单位可能更看重高学历,或者海归、名校,但现在学历通货膨胀、水涨船高,一个很普通的岗位,N多藤校生、985硕博、一本生、二本生一起竞争。学历也未必拼得过关系和工作经验。

所以现在家长真的是看破不说破,行动最诚实——大学只读4年,但工作要到65岁,与其高考-考研-出国-读博,一阶段一阶段地卷,倒不如一次卷到位,直接锁定铁饭碗。

毕竟清北名校生、斯坦福高材生,不也得一层层考核去拼基层公务员、街道办?绕那么大的弯,花那么多的钱,最后,殊途同归。

咱们以前考大学、找工作,其实家长真没这么费劲,跟着学校好好学,好好考,都差不了。

但现在,外面的环境瞬息万变,前些年房地产多火啊,孩子学个建筑、学个土木,找工作不成问题,但你再看看这两年建筑的毕业生。。。还有经济、金融、国际贸易,可都是咱们当年的热门专业,现在没点关系,毕业后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

所以选学校、选专业都是门技术活,孩子兴趣、专长、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家庭资源……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而且,考大学,也真的不能指望裸分这一条路。

因为这些年做教育,研究得多,跟各机构、高校的老师接触得多,跟孩子已经上大学的家长聊得多,我发现,那些名校生,走强基计划、竞赛保送、综合评价的比例特别高。

强基计划咱们经常说,今天想跟你们多聊两句综合评价(综评)。

前几天咱们直播学而思科学课,直播间的明阳老师,就是走综评上的上海交大。

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由试点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在高考基础上通过高校的评价体系 (初审、笔试、面试考核等),选拔出符合自己学校培养特色的学生。

成绩的算法是:高考成绩占一部分比例,参加高校组织的笔试面试成绩再占一定比例,最后加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成绩。

这样来算,高考裸分即使不是特别理想,但也只占70-80%左右,如果面试成绩好,最后综合来看,也能提前上岸心仪的学校。

而且综合评价都是提前录取,不耽误后面第一批、第二批志愿的填报,属于多给孩子争取到一个保障,多一条上名校的路。

目前综评学校虽然没那么多,但未来肯定是大趋势,因为所有的大学都希望选拔到综合能力强的孩子,这比单纯会考试可重要多了。

不管是强基计划、还是综合评价,最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到孩子高二高三了才知道,但这时候再去准备,其实就已经晚了。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咱们大部分娃还在小初阶段,但我仍然要给大家讲这些,就是要早了解、早准备啊~这又不是走体育、走艺术,选择了就回不了头。

这种强基、综评,都是跟高考同步,只是多一个选择,多一次机会,何况未来这部分招生比例肯定会大幅增加。

除了高考,其实上高中也不止中考一条路线,比如最近帝都家长圈都在讨论的1+3项目,教委牵头,合规性就不用说了。

它主要是为‌初二学生提供提前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学生可以免中考直接进入高中,继续完成初三及高中共四年的学习。

因为学校出成绩,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好苗子,苗子都没有,学校的资源再倾斜又有什么用?

像海淀,如果小强一直独霸,占据着好苗子,其它中等学校永远没有掐尖的机会,想加工,都加工不出好的高考成绩。

1+3项目,一方面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可以早点上岸高中,不用花时间准备中考,也不用担心中考发挥失常,而高中呢,又可以倾斜好的教育资源,重点培养这些有潜力的孩子,直冲高考。所以1+3项目可以算是一种“双向奔赴”。

当然,这只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也可以不选,你也可以拼校额到校,冲更好的学校。

但哪所学校有哪些优势,招多少孩子,之前1+3项目毕业生的成绩如何,是保到高考,还是每年考核,按比例降级部分孩子到普通班……这些都要提前去了解和准备。

教育是整个家庭的配合战,孩子负责开车,父母要提前熟悉路况、导航、关注天气、补给吃的,给司机提供情绪价值……

千万别让孩子一个人,单打独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